ID: 23920545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

日期:2025-09-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9783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0课,秦末,农民,起义,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通过观看图片,阅读史料,了解和掌握秦的暴政的主要表现,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原因的分析,增强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史观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通过识读地图、讲故事,了解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史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了解秦的暴政是导致秦末农民起义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认识到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主宰者;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为后来的农民反抗残暴的统治树立了榜样。(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陈胜、吴广起义 教学难点 秦的暴政与秦末农民大起义之间的关系,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启示 教学方法 观看视频法、识读地图法、研读史料法、表格归纳法、思维导图法 教学资源 ppt 教 学 内 容 及 进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观看视频:秦始皇焚书坑儒 设问:秦始皇为何要焚书坑儒?秦朝是如何灭亡的? 二、整体感知 阅读本课课题、小标题,思考秦末为什么爆发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推翻秦朝的统治了吗? 三、秦的暴政 1.表现 任务一:阅读材料,观察图片,反映了秦朝统治的什么问题? 材料一:秦朝税收20倍于古代,三分之二的收成交给国家。出现“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的现象。 材料二: 秦朝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北击匈奴及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当时全国人口约 2000万,而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左右。秦始皇先后进行 5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名山胜地刻石记功,耗费大量财力和人力。 材料一:赋税沉重 材料二:徭役、兵役繁重 点拨提升:民众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成千上万的农民被迫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任务二:观察图片阅读史料、教材内容,归纳秦朝暴政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图一:秦朝刑具 图二:秦坑儒谷碑 材料一:始皇为人......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上乐以刑杀为威。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诗书弃市......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 图一、材料一:法律严苛 图二、材料二、材料三:焚书坑儒,禁锢思想 任务三:你能讲讲指鹿为马的故事吗?结合教材内容,反映了秦二世怎样的统治? 指鹿为马 指鹿为马:秦二世的时候,赵高驾着一头鹿随从二世出行,二世问他说:“丞相为什么驾着一头鹿呢?”赵高说:“这是一匹马啊!”二世说:“丞相错了,把鹿当做马了。”赵高说:“这确实是一匹马啊!(如果)陛下认为我的话不对,希望(陛下允许我)问一问群臣。”群臣之中一半说是鹿,一半说是马。这时,秦王不相信自己,却相信奸臣的话。 表现:秦二世更加残暴 2.总结归纳 任务四:结合以上所学,让我们共同归纳秦朝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 过渡:假如你生活在当时的社会中,面对如此“状况”你会怎么做? 起义!反抗! 四、陈胜、吴广起义 1.分析原因 任务一:阅读教材,简述引发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陈胜、吴广起义》 直接原因:因遇上大雨,道路泥泞,无法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渔阳戍守长城,面临杀头的危险,遂举行起义。 材料: 秦二世)更始作阿房宫 ,繁刑严诛,吏治刻深, 赏罚不当,赋敛无度……是 以陈涉(胜)……奋臂于大 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贾谊《过秦论》 追问:阅读材料,说说秦朝的施政与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有何关系? 2.简述经过 任务二:观看视频,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