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0651

第四章 专题课:传送带模型与滑块—木板模型(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物理 粤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633143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模型,第四章,练习,必修,2019,教版
    (课件网) 专题课:传送带模型与滑块—木板模型 学习任务一 传送带模型 学习任务二 滑块—木板模型 备用习题 练习册 ◆ 随堂巩固 学习任务一 传送带模型 [模型建构] 1.水平传送带模型 情景1 _____ (1)可能一直加速运动 (2)可能先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 情景2 _____ (1)时,可能一直减速运动,也可能先减速运动后匀速运动 (2)时,可能一直加速运动,也可能先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 情景3 _____ (1)传送带较短时,滑块一直减速运动到达左端 (2)传送带较长时,滑块还要被传送带传回右端.当时,返回时速度为,当时,返回时速度为 2.倾斜传送带模型 情景1 _____ (1)可能一直加速运动 (2)可能先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 情景2 _____ (1)可能一直加速运动 (2)可能先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 (3)可能先以加速运动后以加速运动 例1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顺时针转动,速度为,将质量为的工件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工件从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传送带右端时速度恰好与传送带一致.已知工件与传送带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 (1) 工件与水平传送带间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答案] ; 水平向右 [解析] 刚放上传送带时,工件相对于传送带向左运动,受到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摩擦力 (2) 工件在水平传送带上滑动时的加速度大小和传送带左右两端的距离. [答案] ; [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加速度 整个过程中工件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传送带右端,由运动学公式得 解得传送带左右两端的距离 变式1 (多选)[2023·顺德一中月考] 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的速率运行,初速度为的小煤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 AD A.小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B.时,小煤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C.时间内,小煤块先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后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D.小煤块返回到点时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长为 水平地面上的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煤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煤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图像(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则 ( ) [解析] 由图乙可知,内小煤块的加速度大小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故A正确;在时,小煤块与传送带达到共速,此时小煤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故B错误;时间内,小煤块受到滑动摩擦力,之后小煤块与传送带共速,保持相对静止,没有摩擦力,故C错误;小煤块匀减速运动过程中,向左的位移大小为,这一过程中,小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长为 小煤块向右的位移大小为,之后小煤块与传送带共速回到A点,在向右匀加速至共速过程中,小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长为,则小煤块返回到A点时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长为,故D正确. 【要点总结】 1.以共速时刻为临界点,判断临界点之前物体运动性质,列方程计算共速前的位移. 2.用与传送带长度对比分析,判断传送带是否足够长. 3.若传送带足够长,则物体运动分为匀变速运动和匀速运动;若不够长,则物体仅做匀变速运动至另一端. 4.物体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是物体与传送带相对运动的结果,大小等于相对传送带的位移. 5.若物体初始运动方向与传送带运动方向相反,则应注意二者速度大小关系、物体能否减速到达另一端和物体反向运动过程中能否与传送带共速等问题. 例2 [2023·山东莱阳一中月考] 如图甲所示,倾斜传送带以恒定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