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教材总览】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概论) 哲学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辩证唯物论)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论)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吸收外来) 第九课 面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向未来)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文化 理 论 基 础 拓展和应用 2024-2025学年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2.2 运动的规律性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规律是客观的 1.运动的含义P21 机械运动:地面物体和宇宙天体在内的一切客观物体的位置移动。 一、规律是客观的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物理运动:所有热、光、电磁以及原子内部基本粒子的运动和变化。 化学运动:物质的化合、分解。 机械运动:地面物体和宇宙天体在内的一切客观物体的位置移动。 生命运动: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自我更新。 社会运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思维运动:人的认识也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P21-22 一、规律是客观的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P21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中。 机械运动:地面物体和宇宙天体在内的一切客观物体的位置移动 物理运动:所有热、光、电磁以及原子内部基本粒子的运动和变化 化学运动:物质的化合、分解 生命运动: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自我更新 社会运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思维运动:人的认识也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③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 ②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刻舟求剑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事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讨论:这些观点认为什么是运动的载体?属于什么观点? 探究活动一 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的 人类社会是运动变化的 人的思维是运动变化的 运动载体:宏观物体、微观粒子、生命有机体等 运动载体:生产方式 运动载体:人 脑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P22 ②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 ①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P21-22 原理: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 方法论: (1)要坚持运动与物质相结合的观点,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和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归纳总结: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其客观规律。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