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0893

2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251645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掌握消息的要素和结构,赏析标题的特点。 掌握新闻的结构特点,理清文章结构。 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 核心素养 三十年飞天路,探索浩瀚宇宙 背景链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立项以来,逐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 2003年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杨利伟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2005年神舟六号实现“多人多天”在轨飞行。 2008年神舟七号完成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2011年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实现首次成功交会对接。 2016年神舟十一号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 2021年,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这是一个重大历史时刻和难忘瞬间。3名记者组成航天报道一线团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两地进行了多天前期采访,通宵达旦值守,见证和记录中国航天大事件,并第一时间精心撰写稿件形成见报稿件。 为深入探索宇宙奥秘,推进中国空间站建设与应用,中国航天局面向青少年群体启动 “太空探索研究员” 招募计划 。此次招募需通过层层考核,争夺珍贵的“研究员”席位,为中国航天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任务情境 背景链接 中国空间站 G 基本概况 名称:天宫空间站(Tiangong Space Station) 建设阶段:2021-2022年完成在轨建造 运营阶段:长期有人驻留,设计寿命10年以上 K 核心组成 天和核心舱:主控舱段,提供航天员生活和 工作支持 问天实验舱:侧重空间生命科学研究 梦天实验舱:专注微重力科学与技术实验 载人飞船(神舟):航天员天地往返 货运飞船(天舟):物资补给 I 国际合作 首批国际合作实验项目已入选,向全球科学家开放 未来可能对接外国舱段或航天器 S 意义 中国首个长期在轨载人空间站 标志中国航天进入空间站时代 推动全球太空科研合作 准备任务-名词解释 1.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 ,可用于开展各种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 2.核心舱:是空间站的关键舱段,相当于空间站的 “大脑”,具备长期自主飞行能力,可支持航天员长期驻留,还能承担空间站组合体控制和管理等任务。 3.在轨驻留:指航天员在航天器(如空间站)处于太空轨道运行期间,在其中停留生活和开展工作的状态 。 初试:知识笔试大闯关 任务一 获悉 huò xī 交会 jiāo huì 节点 jié diǎn 驻留 zhù liú 关键 guān jiàn 获悉:获得消息,知道某种情况。 交会:会合,聚集。 节点:结构各段之间相连的地方。 驻留:停留。 关键:比喻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事情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预习检测 请同学们研读课文,找出对应的新闻六要素。 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何因 如何 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航天领域要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从升空至三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天和核心舱,以及后续按计划要完成的工作。 2021.6.17 9:22发射→15:54对接→18:48进舱 酒泉发射中心→天和核心舱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小组讨论,梳理这则新闻的结构。 引标———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主标———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