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1新民主主义的胜利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课程标准】 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重难点】 1个性质特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1个“功绩”: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功绩 1个“意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个历史必然性: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2个“探索”:近代民族复兴的探索;社会主义探索。 2个历史任务: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2个“步骤”: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 2个“路线”: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八大路线 课程标准 考情统计 考向预测 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性质和特点; 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 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 性。 2025新课标1卷、浙江卷、北京卷、陕甘青宁卷等 2024湖南卷、浙江卷、安徽卷、江西卷等 2023浙江卷、山东卷、广东卷、浙江卷等 从命题题型和内容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区分。考点集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特点、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意义等考查较多。 从命题思路上看:要求学生结合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分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人民取得革命胜利,以及这种领导作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提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相关材料,要求学生分析这一时期探索的经验教训,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启示。 课标、考情、预测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1840-1919) 胜利的征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1949) 基本国情: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历史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探索过程→历史结论: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1949-1956) 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1956-1978) 总路线和总任务:一化三改 历史必然性 中共八大:最重要贡献、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和曲折 正确评价 思想准备:十月革命→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 开端标志:1919年五四运动 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主心骨) 革命道路、革命征程、三大法宝、革命性质、革命特点 中国革命两步骤: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标志:三大改造胜利 意义 一个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一个飞跃: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飞跃 一个理论:毛泽东思想 一个肯定: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思维导图 复习重点知识: 1.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历史任务、主要矛盾 2.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的原因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心骨、道路、性质和新在哪(特点)? 4. 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原因及其关系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6.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任务 7.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8.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意义 9. 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规定 10.社会主义建设艰难探索的意义 11.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鸦片战争 社会主义建设 1956 1949 1919 1840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社会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结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共产党诞生 胜利的标志,开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最深刻、最伟大社会变革 取得巨大成就 (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党的领导是根本政治保证 社会性质改变 (半殖半封) 历史任务★ 复兴之路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