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1746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2《声音的特性》(教学课件)(37页PPT)

日期:2025-09-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1072332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声音的特性,教学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二章 声现象 人教版物理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比较两位歌唱家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想想议议 婉转高亢 低沉浑厚 音调高 音调低 一丶音调 男同学声音的音调低;女同学声音的音调高.唱歌时,女高音、男低音就是指音调的高低。 ①定义: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丶粗细叫做音调 我们接触的各种声音,有的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听起来音调低,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是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 探究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 1.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并听钢尺发声的高低。 2.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仍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伸出的钢尺使其振动,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并听钢尺发声的高低。 探究实验 实验结论: 钢尺伸出的越短,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钢尺伸出的越长,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3.实验现象: 在物理学中,用频率来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 钢尺伸出长度 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 伸出1/4 伸出1/2 伸出4/5 最快 较快 最慢 最高 较高 最低 控制变量法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③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2.定义:物体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之比叫频率。 3.单位:赫兹 简称:赫 符号:Hz 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低。 ②频率( f ) 物体在1秒种内若振动100次,频率为100Hz。 为了直观地了解物体振动发声的情况,我们可以将声音的波形用示波器展现出来。 ④观察声音的波形图 结论: 低音调:波形稀疏 最高点个数少 频率低 高音调:波形密集 最高点个数多 频率高 甲 256Hz音叉声音的波形 乙 512Hz音叉声音的波形 观察最高点个数 为什么我们听不见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 观察思考 2.超声波: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因为它们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 ⑤ 超声波和次声波 1.可听声: 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Hz到20000Hz。 3.次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因为它们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蝴蝶翅膀的振动频率小于10HZ,发出的是次声波,人听不见。 蚊子的翅膀振动频率为500—600HZ,发出的是可听声。 为什么我们听不见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 能听到次声波的动物有:狗、大象; 能听到超声波的动物有:狗、猫、蝙蝠、海豚。 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 D.钢尺振动越快,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 例1: D 声音不仅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的不同。 想想议议 ①定义:声音的强弱(大小)叫做响度。 二丶响度 例如,用力击鼓比轻轻击鼓产生的声音音大。 探究实验 探究响度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1. 把系好乒乓球的细线拴在铁架台上,用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2.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出响度不同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实验结论: 物理学中,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通过可见、直观的现象去认识的探究方法叫做转换法。 响度小 竖直高度低 振幅小 ②波形图 观察竖直高度 甲 响度大 竖直高度高 振幅大 乙 ③响度除与发声体振幅有关,还与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减小声音的分散,可增大响度. 大喇叭 听诊器 离发声体距离越远,声音越分散,响度越小。 调节手机音量是改变声音的响度 低声细语 响彻云霄 震耳欲聋 如雷灌耳 引吭高歌 窃窃私语 描述响度的词语: 描述音调的词语: 脆如银铃 宛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