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1747

第二单元第6课时太阳与白天(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二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2024)

日期:2025-09-2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195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格式,教科,科学,上册,二年级,学年
  • cover
课题名称 太阳与白天 课时 第6课时 课标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1~2年级学生的要求,本课属于“地球系统”学习领域中的“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初步启蒙内容。学生应能观察并描述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大致位置变化规律———从东边升起,向西边落下。能够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基本方向,如早晨面向太阳即为东方。知道太阳带来光和热,是地球上白天形成的原因,也是动植物生长的重要能量来源。强调通过亲身观察建立空间方位感,发展学生的方向意识与自然关联思维。学业质量标准指出,低年级学生能说出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能在教师指导下用简单方法辨别方向;能列举太阳对生活和自然的三项以上影响;愿意参与日间观察活动,在实践中积累科学经验。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说出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形成白天与黑夜的交替现象。能够在校园操场上通过实际观察,判断当前太阳的大致方位,并据此推断其他三个方向(南、西、北)。掌握“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的口诀,并能在真实环境中正确应用。完成“太阳位置观察笔记”,在树木轮廓图的合适位置画出太阳,记录其在上午、中午等不同时段的位置差异。通过研讨交流,举例说明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积极影响,如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人们晾晒衣物、太阳能发电等。愿意坚持观察太阳运行轨迹,养成关注天体运动的习惯,在活动中增强探索宇宙的兴趣。 学习重点 理解太阳东升西落的基本规律及其与昼夜更替的关系;掌握利用太阳位置辨别方向的方法,特别是早晨以太阳定东方;能够在真实场景中运用口诀准确判断前后左右对应的方向;学会使用图画方式记录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认识太阳作为光源和热源的重要性,了解其对地球生命系统的支撑作用;完成规范的观察笔记填写。 学习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方向”概念与具体的“太阳位置”联系起来,特别是在没有明显参照物的空旷场地,是教学的核心挑战。部分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太阳不动而地球自转”的原理,容易产生“太阳绕地球转”的误解,需避免深入解释天文机制,仅描述现象本身。在绘制太阳位置时,学生可能无法准确表现高度角的变化,如中午太阳更高,往往只画在边上而不注意仰角。此外,连续多日观察存在组织难度,学生易因天气变化或兴趣减退而中断记录,需设计激励机制维持参与度。 评价任务 1. 能否正确复述“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基本规律。 2. 是否能在早晨校园活动中,面向太阳说出前后左右分别对应哪个方向。 3. 能否在“太阳位置观察笔记”的树木轮廓图上,合理标注上午或中午太阳的位置。 4. 能否在小组讨论中说出至少三个太阳带来的好处,如照亮房间、帮助植物长大、让人感到温暖等。 5. 是否表现出对太阳运行的好奇心,主动提问“明天太阳还会从同一个地方出来吗?” 资源 与建议 准备印有绿色树木轮廓的“太阳位置观察笔记”记录单,每生多份,便于连续记录。准备简易方向牌(标有东、南、西、北)若干,用于操场定点标识。建议选择晴朗的早晨开展主要观察活动,确保太阳可见。可提前在操场地面用油漆标记正东方向参考线。鼓励学生自带小指南针辅助验证。教师可录制一段延时摄影视频展示太阳移动轨迹,增强直观感受。提醒学生切勿直视太阳,以免损伤视力,可用手遮挡或观察投影。 学 习 过 程 一、问题导入:谁带来了白天 (1)教师提问:“我们每天早上醒来,天就亮了,是谁让世界变得明亮起来的?”引导学生回答“太阳”。出示课本第41页背景图:蓝天白云下的绿色山坡。 (2)追问:“太阳每天都从同一个地方出来吗?它在天空中会移动吗?” (3)板书课题《太阳与白天》,明确学习任务:“今天我们要当一次‘太阳观察员’,看看太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