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9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第 1 课时 写作背景 2016年,“中国天眼”在贵州落成启用。王宏甲接受中宣部给他的创作任务,通过深入采访,写出《中国天眼:南仁东传》。 该书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南仁东“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一生,尤为全面地呈现了他勇于为祖国的科学创新担当重任,乃至奋斗到生命尽头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高尚情操与优秀品格。 本文系作者根据其中相关章节改写而成。 文体常识———传记 概念 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品格等,一般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及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或说明而成。 分类 按作者分 自传 传记作者叙述自己的生平经历 他传 传记作者叙述他人的生平经历 按体裁分 历史性传记 以记叙史实为主 文学性传记 运用多种文学手法,以史实为依据,不排斥想象性的文艺加工,但不可虚构 特征 真实性、文学性 潜质 尴尬 筛选 篝火 目睹 严丝合缝 瞠目结舌 热泪盈眶 一览无余 朝气蓬勃 大窝凼 天穹 广袤 qián ɡān ɡà shāi ɡōu dǔ chēnɡ kuànɡ dànɡ qiónɡ mào 读读写写 péng lǎn 解释词语 ( ): 不依赖外力,靠自己的力量把事情办起来。 ( ): 归结到根本上。 ( ): 激动的泪水充满眼眶。形容心情非常激动。 ( ) : 指缝隙密合,也用来形容言行周密,没有一点儿漏洞。 ( ) : 形容充满了生气和活力。 ( ) : 振作精神,努力自强。 ( ): 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 ( ):一眼望去,所有东西都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遗漏。形容视野开阔,毫无阻碍。 自力更生 归根结底 热泪盈眶 严丝合缝 朝气蓬勃 奋发图强 瞠目结舌 一览无余 梳理人物的重要人生经历,把握人物特点。 活动 1:自主阅读课文,梳理南仁东的人生经历,概括人物在不 同人生阶段和特定年龄的主要事件,用表格呈现。 新知探究 示例: 人生阶段/时间点 事件 童年时期 喜欢看星星,追问老师关于南半球观星情况的问题 少年时期 老师和南仁东畅谈未来和理想 18 岁 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青年时期 1. 在无线电厂做“小金工” 2. 在别人认为不可能时,挑战研制电视发射机并成功 新知探究 示例:(续表) 人生阶段/时间点 事件 33 岁 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录取为天体物理学研究生 中年时期 1. 提出争取把国际射电望远镜建到中国来 2. 开展大射电望远镜选址研究十余年 62 岁 已展开预研究的中国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项目正式立项 晚年时期 担任 FAST 项目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 71 岁 全球最大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落成 新知探究 活动 2:围绕南仁东的人生“大事件”进行小组讨论,各小组分享对南仁东的认识。 可以参考这样两个角度: (1)作者专门列出的几个年龄节点,有何特别之处? (2)作者所选的南仁东各人生阶段的事件有何重要性?前后是否有 关联? 新知探究 这些年龄节点都是南仁东人生旅程的重要时刻,也是与“中国天眼”有关的重要转折点。18 岁是他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提升科研能力的起始点。33 岁是他正式开始天文学领域学习的年龄。62 岁和 71 岁,分别是“中国天眼”工程的立项和落成时间。在本该退休的年纪,南仁东毅然担起重任,引领团队建成“中国天眼”,为此耗尽余生。他为祖国、为科学奉献生命的精神令人感动。 新知探究 在对南仁东从事天文学研究之前人生经历的叙述中,作者所选的事件展现出南仁东童年时期的好奇心,少年时期的志向与行动力,青年时期的严谨认真和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后面记述南仁东主持“中国天眼”项目作铺垫、打基础,也说明了南仁东取得巨大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