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1837

第6课 戊戌变法 教学课件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721487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6课,戊戌变法,教学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不孝风云 诗人?! 富二代?! 朕只想做 安静的美男子 救亡图存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中国出路的又一次探索 第一篇 四万万人齐下泪 公车上书揭序幕 1.公车上书揭序幕———背景 材料二: 有感 (1896年) 【清】谭嗣同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背景: ①甲午战争的惨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面临被瓜分的民族危机。 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③先进知识分子提倡变法。 材料一: 上绕殿急步约时许,乃顿足流涕,奋笔书之。 ———易顺鼎:《盾墨拾余》 一. 四万万人齐下泪--序幕 2.公车上书揭序幕———公车上书 一. 四万万人齐下泪--序幕 (1)时间: (2)领导人: (3)上书内容: (4)结果: (5)意义: 1895年春 康有为、梁启超 拒和、迁都、变法 失败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什么是维新? 反对旧的,提倡新的。通常指变旧法,行新政。 一. 四万万人齐下泪--序幕 3.公车上书揭序幕———办报创会 强学会 励学斋 蜀学会 南学会 强学会 国闻报 天津 严复 时务报 上海 梁启超 组织学会 创办报刊 《时务报》 1896年创刊于上海, 梁启超主笔。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变亦变,不变亦变”。 《国闻报》 1897年创刊于天津, 严复主笔。 “通上下之情” “通中外之故” 一. 四万万人齐下泪--序幕 3.公车上书揭序幕———办报创会 影响: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刺激了民众对于时事的关注…… 第二篇 有约闻鸡同起舞 百日维新掀高潮 二. 有约闻鸡同起舞--措施 1.百日维新掀高潮———背景 除夕感怀·其三 【清】谭嗣同 年华世事两迷离,敢道中原鹿死谁。自向冰天炼奇鼓,暂叫佳句属通眉。 无端歌哭因长夜,婪尾阴阳胜此时。有约闻鸡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 1897年 德国舰队进入胶州湾 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 热血青年,蓄势待发 材料一:嗣后我君臣上下,唯当坚苦一心,痛除积弊,于练兵、筹饷两大端……以求自强之效。 ———《清实录》 “不甘作亡国之君” 重用康梁,决心变法 可不能让老祖宗的基业毁在我的手里…… 开始标志: 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明定国是诏书 那双半遮半掩的目光中无限的耐心显示出:他会做出拯救中国的尝试 二. 有约闻鸡同起舞--措施 2.百日维新掀高潮———开始标志 戊戌入都别友人 【清】谭嗣同 家国两愁绝,人天一粲然。只余心独在,看汝更千年。 世界几痕梦,微尘万座莲。后来凭吊意,分付此山川。 二. 有约闻鸡同起舞--措施 2.百日维新掀高潮———具体措施 二. 有约闻鸡同起舞--措施 2.百日维新掀高潮———具体措施 除旧 布新 影响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教育 废除八股 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军事 裁减绿营 训练新式军队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议政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提高军队战斗力 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旧官僚 读书人 平民百姓 八旗兵 民族资产阶级 维新派 以下角色对于变法的态度 变法触动了旧读书人、旧官僚、八旗兵的利益 第四篇 我自横刀向天笑 戊戌政变终落幕 1.戊戌政变终落幕———结果 三. 我自横刀向天笑--影响 狱中题壁 【清】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①.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 戊戌政变 陛下何故“造反”!不忠不孝! 帝党:通过变法革旧图新以救时艰。 后党:触犯自身利益,由默许到反对。 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 ②康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