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第2课时 多用电表的读数 利用多用电表测“黑箱”内的元件和常见电路故障检测 例1 (1)1.5×103 ×1k (2)25.0 125 (3)5.0 [解析] (1)欧姆挡读数时对应最上面一行,读数为15.0,则所测的电阻阻值为1.5×103 Ω;测阻值约为2.0×104 Ω的电阻时,应选用“×1k”的欧姆挡. (2)选用“50 mA”的直流电流挡,则每一大格表示10 mA,每一小格表示1 mA,测量的精确度为1 mA,应估读到0.1 mA(此时为估读),指针对应的读数为25.0 mA;选用“250 mA”的直流电流挡,则每一大格表示50 mA,每一小格表示5 mA,测量的精确度为5 mA,应估读到1 mA(此时为估读),指针对应的读数为125 mA. (3)选用“10 V”的直流电压挡,则每一大格表示2 V,每一小格表示0.2 V,测量的精确度为0.2 V,应估读到0.1 V(此时为估读),指针对应的读数为5.0 V. 例2 如图所示 [解析] 1与4、2与3之间的电阻值是1与2、1与3、2与4之间电阻值的2倍,3与4之间的电阻值是1与2、1与3、2与4之间电阻值的3倍,若电路最简,则各点之间的电阻的个数最少,所以1与2、1与3、2与4之间可以只有一个电阻,而1与4、2与3之间有2个电阻,3与4之间有3个电阻,所以可能的电路如图所示. 例3 (1)A (2)①断开 ②6.0 e、f 12.7 欧姆表测得的电阻是灯泡未通电工作时的电阻,温度较低,电阻率偏小,阻值偏小 [解析] (1)电源为四节干电池,电动势约为E=1.5×4 V=6 V,因c、d间电压为5.8 V,接近电源电动势,而e、f间电压为零,故应为A灯丝断开,B灯丝没有断开,但无法进一步判断B灯是否短路,故A正确,B、D错误;d、e间连线断开,则c、d间电压无法接近电源电压,故D错误. (2)①用欧姆表测电路中电阻的阻值时,一定要将电路断开测量,故开关S断开;②测电阻时用欧姆表的“×1”挡,由乙图读数知电阻阻值为R=6.0×1 Ω=6.0 Ω,因c、d间断路,c、d间电阻非常大,所以所测电阻应为灯泡B的阻值,即测量的为e、f间的电阻;由R== Ω≈12.7 Ω,该阻值与欧姆表测得的阻值相差较大,是因为欧姆表测得的电阻是灯泡未通电工作时的电阻,温度较低,电阻率偏小,阻值偏小. 随堂巩固 1.(1) 串 V 并 高 红 (2)①60 ②7.0 ③3.50 [解析] (1)用多用电表测直流电流时,选择开关应置于“mA”挡,且把多用电表串联接入被测电路中;测直流电压时,应把选择开关置于“V”挡,且将多用电表并联于被测电路两端;由于红表笔与正插孔相连,黑表笔与负插孔相连,因此测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时,都必须把红表笔接在高电势处,即电流从红表笔进入多用电表. (2)①因为选的是“×10”挡,所以电阻为6.0×10 Ω=60 Ω.②因为用“直流10 mA”挡测电流,所以对应读数为7.0 mA(注意从直流刻度区读).③用“直流5 V”挡测电压时,读数为3.50 V. 2.B [解析]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黑表笔接E,红表笔接F,电阻很小,此时二极管正向导电,电流从黑表笔流出通过二极管从红表笔流进,电流方向从E到F,只有图B符合要求,故选B.第四节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第2课时 多用电表的读数 利用多用电表测“黑箱”内的元件和常见电路故障检测 学习任务一 多用电表的读数 例1 [2024·广州六中月考] 如图所示为多用电表的刻度盘. (1)若选用倍率为“×100”的电阻挡测电阻时,表针位置如图所示,则所测电阻的阻值为 Ω;如果要用此多用电表测量一个阻值约为2.0×104 Ω的电阻,为了使测量结果比较精确,应选用的欧姆挡是 (选填“×10”“×100”或“×1k”). (2)用此多用电表进行测量,当选用“50 mA”的直流电流挡测量电流时,表针指于图示位置,则所测电流为 mA;当选用“250 mA”的直流电流挡测量电流时,表针指于图示位置,则所测电流为 mA. (3)当选用“10 V”的直流电压挡测量电压时,表针也指于图示位置,则所测电压为 V. 【要点总结】 多用电表刻度盘的特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