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3293

第5课“网络安全可防护”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册《信息科技》西大版

日期:2025-09-20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229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信息科技,下册,七年级,学年,-2025-2026,格式
  • cover
七年级下册第5课“网络安全可防护”教学设计 年级 七年级 单元 第3单元:网络安全与文明 课名 第5课:我能进行网络安全防护 一、教学建议 1.教学时长建议 2课时 2.教学目标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 1.认识网络安全以及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2.能够认识与防护计算机病毒; 3.了解网络安全防护基本措施,具备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 3.教学设计建议 教学设计建议如下: 1. 通过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网络安全问题、计算机病毒等案例,来帮助学习者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培养学习者的网络安全意识; 2. 给予学习者一定的网络安全防护练习和实践机会,让学习者逐步具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3. 网络安全与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案例和措施要体现技术的先进性,注重体现信息科技的新成果。 4.教学方法建议 在学习引入方面,教师应该结合教材中呈现的情景,联系学习者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相似情景或现象,如同学们在网络生活中注册账号、填写个人信息过程中会遇到的网络安全问题,以带领学习者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在新知学习方面,对于“网络安全”的知识内容,建议教师结合当前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网络安全”问题,从中分析“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网络安全问题带来的现实危害,接着帮助学习者理解什么是网络安全,并引导学习者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1)对于“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的知识内容,在让学习者形成网络安全意识的基础之上,要让学习者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对于每一种网络安全防护技术,都要给予学习者一定的练习与实践机会, “加密保护”中的“文件加密”与“压缩加密”等方式较为复杂,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部分学习者进行练习过程的展示、分享与交流,以让学习者充分掌握两种加密保护措施。 (2)对于“软件保护”知识内容,要从生活情境、学习者能够接触到的软件出发,帮助学习者理解软件保护的重要性,并向学习者演示软件保护的过程,让其具备软件保护的能力。 (3)在“常见的网络安全保护技术”方面,结合教材中的描述,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向学习者展示当前较为先进的技术,以体现信息科技的先进性。 (4)在“计算机病毒”知识内容方面,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来帮助学习者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危害,如图片、视频以及生活中的案例等,给予学习者进行计算机病毒防护的体验机会。 在“项目探究”方面,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习者通过小组的形式来对三个案例中将暴露出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让学习者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来分析“朋友圈的内容”和“注册会员链接”将带来的危害,并引导学习者得出正确的做法。对于“即时通讯软件权限设置”,教师应补充讲解什么是“即时通讯软件”和“权限”等,帮助学习者理解权限设置的重要性以及对于网络安全的作用。教师点评、引导以及深化学习者对于三个案例的探究过程,促使学习者加深网络安全意识与加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二、补充知识(一) 对应教材内容(对教材中何处内容的补充) 新知学习 二、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1.网络安全意识 补充内容 保护信息安全,别让手机出卖你! 手机早已不仅仅是通讯工具,它正不断变身成为我们的导航仪、文件库、账本、钱包,手机里保存着的重要个人信息,稍不留神就容易遭遇隐私泄露和财产损失。数据显示,网民因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915亿。 手机上的个人信息主要有三类,姓名、年龄、入职等属于身份信息;照片、视频、机型、IMEI号等属于终端信息;QQ、微信、微博、网页浏览记录等属于网络交互信息。所以不是只有盗用通讯录、照片才是侵犯手机个人信息安全。很多应用软件暗中搜集用户位置信息,手机上网记录看似不起眼,其实也在侵犯你的信息安全。窃取手机个人信息的方式五花八门,除了线下购买手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