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3450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件 (7份打包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24)

日期:2025-09-20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246900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八,单元,金属,金属材料,课件,7份
    (课件网)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2课时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应用 【规范训练】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铁与稀盐酸反应:              (2)铝与稀硫酸反应: Fe+2HCl FeCl2+H2↑ 2Al+3H2SO4 Al2(SO4)3+3H2↑ 【学习目标】 1.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2.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3.实验探究酸溶液、盐溶液与金属发生的置换反应及其规律. 课堂导学 课堂导学 课堂检测 学习任务1 金属与其他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完成课本P12~13的“探究 金属活动性顺序”,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活动性比较 如图1,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浸入溶液中的铝丝表面覆盖了一层 色的固体,溶液由 色变为 色 _____ Al Cu 如图2,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浸入溶液中的铜丝表面覆盖了一层 色的固体,溶液由 色变为 色 _____ Cu Ag 如图3,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Al Cu 红 蓝 无 2Al+3CuSO4 Al2(SO4)3+3Cu > 银白 无 蓝 Cu+2AgNO3 Cu(NO3)2+2Ag > > 【结论】以上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归纳小结】(1)铝丝、铁丝在实验前表面要先打磨光亮,目的是除去金属表面的锈或氧化物. (2)FeSO4、FeCl2、Fe(NO3)2溶液都呈 色,是因为溶液中含有 ;CuSO4、Cu(NO3)2溶液都呈 色,是因为溶液中含有 . Al>Cu>Ag 浅绿 Fe2+ 蓝 Cu2+ 1.将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有大量气泡生成 B.溶液由蓝色变成黄色 C.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D.铁丝表面无变化 C 学习任务2 金属活动性顺序 阅读课本P13~14,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 1.通过大量的实验人们归纳和总结出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将下列内容填写完整) Al Ca 强 弱 Cu Ag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活动性就越 (前强后弱). (2)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发生置换反应: 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氢前换氢). (3)判断金属能否与其他金属的化合物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位于_____ 的金属能把位于 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K、Ca、Na除外)(强弱置换). 强 位于氢前面 前面 后面 记忆口诀 金属活动性顺序可采用“五元素一句”的方法记忆,即“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 2.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五金”,其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 A.金 B.铜 C.铁 D.锡 C 学习任务3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应用1 判断金属与酸或其他金属化合物溶液能否反应 例1 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反应?不能反应的,填“不能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铜与稀盐酸: . (2)镁与稀硫酸: . (3)铁与硝酸锌: . (4)铝与硝酸银: . 不能反应 Mg+H2SO4 MgSO4+H2↑ 不能反应 Al+3AgNO3 Al(NO3)3+3Ag 应用2 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例2 (2024·汕头月考)有X、Y、Z三种金属,将X和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X不反应;将X放入ZSO4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 A.Y>X>Z  B.X>Y>Z  C.Z>Y>X  D.Z>X>Y A 规律小结 (1)金属与酸反应,所用的酸是稀盐酸和稀硫酸,不能选择浓硫酸和硝酸;(2)比较金属与其他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后溶液质量或固体质量的变化,可先根据化学方程式比较参与反应的金属质量与生成的金属质量大小.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增加;反之,溶液质量减小. 课堂检测 课堂导学 课堂检测 1.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顺序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 ) ①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易点燃,说明镁比铝活动性强 ②金属铝比金属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