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高中) 第5讲 总体布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 5.3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教 学 设 计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建设文化强国的使命感。 科学精神:理性认识文化的灵魂作用,把握传统文化 “双创” 的内涵与路径,科学看待文化传承与创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法治意识:理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明晰文化建设需在法治轨道上推进,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公共参与:主动参与非遗传承等文化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助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教学重点】 认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建设文化强国的使命感。 【教学难点】 理性认识文化的灵魂作用,把握传统文化 “双创” 的内涵与路径,科学看待文化传承与创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自主学习】 1.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2.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3.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 4.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5.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教学过程】 (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观看视频引入新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请同学们齐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阅读教材58页,理解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围绕兴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观看图片,阅读教材P59页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知道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 阅读教材59页,知道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阅读教材P60页内容,学习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 观看视频,阅读教材P60页,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 展示图片,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又与我们的奋斗目标相结合,还与我们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因此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 (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观看图片,阅读教材P62页,理解为什么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规范,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滋养和丰富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 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