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3517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09-2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54932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政治,哲学,必修,统编,学年,高中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教学设计 【教什么】 一、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分析2025年我国重大时政热点中的矛盾现象及解决方法,理解中国共产党运用矛盾分析法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性,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结合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和上合天津峰会等重大事件,认识到在矛盾运动中推进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2.科学精神:通过对载人月球探测工程、共同富裕实践等2025年热点案例的分析,培养运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矛盾分析法的基本要求,形成辩证思维方式。能够区分矛盾的不同属性,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学会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3.法治意识:在分析黄岩岛自然保护区建设、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等案例时,认识到矛盾解决过程中法治的保障作用,理解法治建设与改革发展的辩证关系,增强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 4.公共参与:通过对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十大任务、创新集群发展等热点问题的讨论与探究,培养参与社会事务讨论的积极性和能力,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提升公共参与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通过长征十号运载火箭研制过程中的技术突破与挑战,理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结合共同富裕在宁夏固原、海南茶业等不同地区的实践案例,分析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相互转化的关系。 3.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要求。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十大任务为背景,学会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区分主次矛盾,在同一矛盾中区分主次方面。 (二)难点: 1.理解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互联结。学生容易将二者割裂开来,需要通过载人登月工程中技术创新与风险挑战的关系案例,说明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2.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学生常混淆这两个概念,通过对比"三农"工作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主次矛盾)、创新集群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矛盾主次方面)等案例帮助区分。 3.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难点,通过设计"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创新与伦理平衡"等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实践运用矛盾分析法。 三、学情诊断 学生已经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有了一定认识,但对矛盾这一核心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容易将哲学上的矛盾与日常生活中的矛盾相混淆。 高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正在发展,但对抽象哲学概念的理解仍需要具体案例的支撑。2025年的时政热点如载人登月、共同富裕实践等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素材,帮助其理解抽象原理。 学生具备一定的时政关注度,但缺乏运用哲学原理系统分析时政热点的能力。需要通过议题式教学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建立哲学理论与现实问题之间的联系。 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过一些矛盾的观点,但对矛盾分析法的完整体系和具体要求掌握不足,尤其是在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理解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等方面存在困难。 四、教学方法: 1.议题式教学法:围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一核心议题,设计三个子议题分别对应三个目题内容,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引导、讨论交流等环节,引导学生在分析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2.案例分析法:选取2025年最新时政热点作为案例,如长征十号运载火箭试验成功、共同富裕的地方实践、全球创新集群排名等,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哲学原理,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探究法:针对重点难点问题,设计合作探究活动,如"如何看待科技创新与伦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