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5271

2.1 谁沉谁浮 分层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0-0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3229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谁沉,谁浮,分层,练习,答案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层作业 单元 第二单元沉与浮 课题 1.谁沉谁浮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知道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体积以及液体的密度等因素有关,能准确判断常见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状态。 科学思维目标:能通过对物体沉浮现象的观察、比较和分析,归纳出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具备初步的逻辑推理和归纳概括能力。 探究实践目标: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来探究物体沉浮的影响因素,如改变物体的重量、体积或液体的密度,观察物体沉浮的变化,并能规范地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态度责任目标:在探究物体沉浮的过程中,培养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养成认真观察、严谨实验、积极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 理解掌握 练一练 预估时间 1.物体在液体中,当浮力( )重力时,物体会上浮;当浮力( )重力时,物体会下沉。 2.相同体积的物体,重量( )的更容易下沉;相同重量的物体,体积( )的更容易下沉。 3.把萝卜放入清水中会下沉,放入浓盐水中可能会( ),这说明液体的( )会影响物体的沉浮。 4.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 )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4分钟 实验探究 做一做 预估时间 观察鱼在水中的沉浮图片,思考鱼是如何控制自身沉浮的。 第五题 第六题 实验模拟:用一个小瓶子,里面装入不同量的水,模拟( )。将瓶子放入水中,观察瓶子的沉浮情况。发现装入水少模拟鱼鳔( ),瓶子上浮;装入水多模拟鱼鳔( ),瓶子下沉。 小结:鱼通过改变鱼鳔的体积从而改变自身所受浮力或整体密度来控制(沉浮)。 实验:探究不同重量的同体积物体的沉浮。 准备几个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小球,将它们放入水中,观察沉浮。重量轻的小球( ),重量重的小球( )。 结论:相同体积的物体,重量越大,越容易( )。 6分钟 实践应用 固一固 预估时间 根据材料分析: 某同学将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橡皮泥下沉。然后他把橡皮泥捏成小船的形状,再放入水中,橡皮泥漂浮起来了”。分析:橡皮泥的重量不变,捏成小船形状后,体积变大,受到的浮力( ),所以能( )。 5分钟 迁移创新 试一试 预估时间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死海是世界上著名的咸水湖,人在死海中即使不会游泳也能漂浮在水面上。问题:人能在死海中漂浮的主要原因是() A.人的体重变轻了 B.死海的水密度大 C.人在死海中受到的浮力小 3分钟 项目类、实践类 (合作完成) 预估时间 9.辩论赛题目:用沉浮原理做的东西,对生活利大还是弊大? 12分钟 参考答案: 理解掌握 练一练 1.大于、小于 2.大、小 3.上浮、密度 4.重量 实验探究 做一做 鱼鳔、充气、排气 6.上浮、下沉、下沉 实践应用 固一固 7.变大、漂浮 迁移创新 试一试 8.B 项目类、实践类 (合作完成) 9.正方(利大)答辩词:用沉浮原理做的东西对生活利大。像轮船,能运很多货物和人,让我们能买到各地的东西,出门也更方便。还有救生圈,利用浮力,能在水里救人性命,保护我们的安全。这些都让生活变得更好啦。 反方(弊大)答辩词:用沉浮原理做的东西对生活弊大。比如有些轮船漏油,会污染海水,害死海里的鱼和其他生物,破坏环境。还有人用沉浮原理做不好的东西,可能带来危险,所以弊更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