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5304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共29张PPT+视频)

日期:2025-09-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498692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狂潮,视频,PPT+,29张,课件,中国
  • cover
(课件网) 第五课 甲午中日战争 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学习目标 1.◎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及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狂潮的史实;知道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 2.◎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了解《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理解《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英勇抗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信念;感悟张謇“实业救国”的爱国性。 一、甲午中日战争 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在这张合影中,有四位学生———刘步蟾、林泰曾、林永升、邓世昌,参与了一场影响中、日两国国运的战争…… 拓 展 思考:在中国进行洋务运动的时候,日本在做什么? 日本在西方列强的威胁下打开了国门,与中国不约而同地进行了改革。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国力日渐强盛。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在各种因素政策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 ———《日本大陆政策史》 1 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原因) 思考:日本为什么要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材料1:19世纪末,对于日本即将发动的对大清的战争列强各打着自己的算盘: 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 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 德法想乘机在中国夺取新的侵略权益; 俄国采取不干涉政策。 材料2:我多兵逼处,易生事;远扎,则兵多少等耳。……我再多调,倭亦必添调,将作何收场耶?今但备而未发,续看事势再定。 ———《李文忠公全集》 (2)欧美列强: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 (1)日本:出台“大陆政策”,侵华野心蓄谋已久。 (3)清政府:寄希望于帝国主义国家、避战求和,无心备战 (4)导火线: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根本原因 (有利的国际环境) (提供契机) (可乘之机) 2 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 3 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主要战役) 1894—1895年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辽东半岛战役 威海卫战役 3 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主要战役) *1894年7月丰岛海战,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平壤战役:清军将领左宝贵中炮牺牲,平壤陷落。 *黄海海战: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受伤后仍坚持督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指挥两舰官兵英勇战斗,与舰同沉。海军将士在战斗中奋勇杀敌,重创日舰。此次海战,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战后,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黄海海战 3 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主要战役) *辽东半岛战役:总兵徐邦道率部孤军迎敌,血战四天,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2万多中国人,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 *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本陆海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舰队陷入绝境。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写信给丁汝昌,劝其率舰队投降,遭到严词拒绝。在援兵无望的情况下,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2万多中国人,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 知识拓展  1895年以来,台湾人民奋起抗日,坚持斗争5个多月,打死打伤敌人32000多人,并在此后日本占领台湾的50年里一直坚持反抗日本统治。1945年10月25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4 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 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通商: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设厂: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马关条约 内容 时间 地点 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