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5543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10月月考模拟卷(01)(含解析)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63084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10月月考模拟卷(01) (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6课。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原创)某博物馆策划“人类起源”展览,为确保科学性,布展应优先采用( ) A.元谋人牙齿化石及伴生石器 B.“女娲造人”神话动画演示 C.《史记·五帝本纪》文献影印件 D.学者绘制的原始聚落想象图 2.(原创)某考古团队在西南地区某洞穴遗址中,通过古地磁法测定该地层的绝对年代为距今约170万年,并发现大量打制石器与动物烧骨。该遗址最可能属于( ) A.元谋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良渚遗址 3.(原创)某校开展“中国古人类探秘”项目学习,学生在查阅资料时发现:湖北郧县出土距今约100万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3号头骨),被学术界视为研究东亚人类起源的关键实物。该发现最适合用于论证( ) A.元谋人并非中国最早古人类 B.旧石器时代人类已掌握磨制技术 C.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唯一起源地 D.中国境内存在连续的古人类演化链 4.透过文物,看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符合山顶洞人生活特征的是( ) A. B. C. D. 5.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下列出土文物从功能上可以共同印证我国( ) A.文明遗址分布广泛 B.审美意识开始萌芽 C.制陶工艺日趋成熟 D.音乐文化源远流长 6.在黄河中游地区的仰韶文化中晚期部分遗址中,出土了石刀、石斧等工具;在遗址的人骨遗存中,还发现有较高比例的龋齿现象,考古学家推测这与饮食中淀粉量的增加有关。这印证了当时( ) A.铁制农具的出现 B.青铜工艺的进步 C.原始农业的发展 D.制陶技艺的成熟 7.下列新石器时代出土的玉质文物,可以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的特征是( ) 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玉玦 内蒙古敖汉旗干饭营子遗址出土的兽面形玦饰 黑龙江小南山遗址出土的玉玦 A.按部就班 B.多元一体 C.中西合璧 D.孤立闭塞 8.有考古学家认为,下图中分别用不同线条装饰的两侧陶壶,可能代表了两个缔结同盟的部落。从这一视角看,双连壶独特的设计可能体现了先民对( ) A.自然环境的认知 B.农业活动的重视 C.生产工具的创新 D.共赢精神的表达 9.2025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隆重举行,上万名海内外中华儿女齐聚黄帝陵祭祀广场,参加了公祭典礼。我们祭祀黄帝是因为他( ) A.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C.带领人们消除了水患 D.在涿鹿之战中战胜蚩尤 10.新石器时代晚期,红山文化玉器大多没有繁缛的修饰,造型多以写实为主;良渚文化玉器上都雕刻有各式各样的“神徽”,“神徽”中的动物或人都被高度夸张化和抽象化。这反映出当时( ) A.南方文化处于领先地位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不同文化之间缺乏交流 D.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11.考古学家在浙江余杭发现一处距今约5300-4300年的大型遗址,这里不仅有规模复杂的水利系统,还出土了大量精美玉器与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实物证据,这座遗址是( ) 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 C.良渚古城 D.陶寺古城 12.下图人物既是“中华第一治洪人”,也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者。“他”是( )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禹 13.殷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