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评价卷(二)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2023年,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小小考古学家”特色活动,邀请青少年学生对该遗址出土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文物进行模拟发掘。这场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仿制文物是( ) ①头盖骨化石 ②打制石器 ③穿孔骨针 ④骨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于201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它代表了中国5 000多年前伟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下列遗址同属于“稻作文明”的是( ) A.山顶洞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C.陶寺古城遗址 D.三星堆遗址 3.相传远古时期炎帝、黄帝和他们所带领的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和实践中,创造了丰硕的物质财富,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诲和智慧,为中华文明的发轫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准备了最初基础。这折射出( ) A.农耕文明高度发达 B.早期文明国家形成 C.部落联盟格局打破 D.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4.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如图历史事件发生在①对应朝代的是( )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 A.大禹治水 B.盘庚迁殷 C.国人暴动 D.平王东迁 5.“礼崩乐坏”指井田制、分封制、社会等级等奴隶制度在东周时期的崩溃和瓦解,且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增多。下列关于“礼崩乐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战争多针对周边少数民族 B.周王室的衰微是根本原因 C.这一时期诸侯国数目增多 D.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 6.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 大动荡:诸侯争霸 春秋 战国 大科技:铁制农具和牛耕 大思想:百家争鸣 大变革: A.国家产生 B.文明起源 C.政权分立 D.社会转型 7.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早在春秋时期,有一位大思想家就主张“有教无类”,追求教育公平,他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 8.在商代,浇筑一件大型的青铜器,需要两三百号人同时工作,这还不包括前期的一系列准备工作所需耗费的力量。这说明商代青铜器铸造的特点是( ) A.工艺精美 B.种类多 C.规模大 D.用途广泛 9.有学者认为,自秦始皇以后,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虽有曲折,历史大势终归是要回到统一国家的正轨上来。他意在说明( ) A.王室衰微的表现 B.商鞅变法的背景 C.秦灭六国的过程 D.秦朝统一的意义 10.周赧(nǎn)王元年(前314年),秦灭巴、蜀,在古賨国地今达州市境置宕渠县,隶巴郡(今重庆市)。这说明秦在统一前便已经实行( )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 11.刘邦即位后,减少了秦代竭泽而渔的剥削方式,汉景帝将田租比例定为“三十税一”。这体现出汉初( ) A.统治者注重与民休息 B.封建皇权日趋没落 C.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强 D.黄老思想已经过时 12.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汉武帝的大事年表(部分),据此可知汉武帝( ) 时间 大事 前136年 为儒家经典《诗》《书》《易》《礼》《春秋》各置博士 前134年 兴办太学,礼聘名师教育天下学子 前124年 为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弟子按成绩授予相应官职 A.推崇诸子百家学说 B.奉行无为而治政策 C.加强国家经济控制 D.重视儒学人才培养 13.《后汉书》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这主要表明,黄巾起义( ) A.源于东汉朝政腐败 B.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 C.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D.遭到统治者联合镇压 14.随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西方的动植物品种,源源不断地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而中国的桃、大黄、茶树、桑蚕、方竹等也随之传向西方。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 A.促进了物种交流 B.实现了贸易互惠 C.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