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6354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594596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真理,生于,百个,问号,之后,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 主要作品 叶永烈,1940年生,浙江温州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科幻故事《小灵通漫游未来》;传记《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毛泽东和蒋介石》等。 生平简介 著名科普作家、传记文学作家,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之一。其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2005年获中国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 背景资料 波义耳,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他一生贡献很多。他将元素定义为不可分解的物质。他把化学确立为科学,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石蕊试纸:试纸之一。一般将小纸条放在石蕊溶液中浸渍再经烘干而成。有红色、蓝色两种。 在碱性溶液中红色的变蓝色,在酸性溶液中蓝色的变红色。常用于化学实验及化工生产中。 石蕊试纸介绍 小贴士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默读课文。通过课文内容理解课题含义。 3. 体会课文用多个事例说明观点,找出相关事例并分析文中讲述事例的方式。 4.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写作。 真理 诞生于 一百个问号 之后 真理 问号 ! 课前导入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有没有什么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相信你会对这句话有更深刻的理解。 ? 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写了几件事来证明这个观点。 波义耳通过紫罗兰遇盐酸变色制成石蕊试纸。 魏格纳从海岸线的凹凸、蚯蚓的分布,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阿瑟林斯基从儿子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一现象,推断出眼珠转动与做梦有关。 三个故事:科学发现 感知事例 1 2 3 2.课文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汇报总结: 3.这篇课文的写作思路怎样的? 提出观点 论证观点 总结观点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说一说 课文主要内容 4. 课文中列举了哪三个事例? ①紫罗兰遇酸变色 ②地图的凹凸部分 蚯蚓的分布 ③睡觉时眼珠转动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代表课题的____一词,指的是_____。 “!”代表课题的____一词,指的是_____。 这样写的好处:_____。 问号 真理 发现问题,不断发问 解决疑问,发现真理 生动、直观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自主阅读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开篇点题,提出观点(即中心论点):_____。 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作用。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写法特点 我会写 域 惯 圃 盐 溅 蕊 魏 搜 蚯 蚓 版 阶 1.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这种物质是什么? 2.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 3.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第一个事例 “?” “!” 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默读第3自然段,在文中找出“?”和“!”分别代表的内容。 如何把“?”拉成“!”? 交流探讨 我会认 领域 习惯 花圃 盐酸 溅落 花蕊 魏国 搜集 蚯蚓 出版 阶段 yù ɡuàn pǔ yán jiàn ruǐ wèi qiū yǐn bǎn jiē sōu 合作思考:三个事例的写作顺序。 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 不断发问 不断解决疑问 交流总结 发现真理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研究问题 读一读 想一想: 科学家是怎样探索出真理的?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 ”拉直变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