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6994

【期中重点专项】核心考点:小古文阅读-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含答案)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3次 大小:3074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答案,上册,五年级,语文,学年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重点专项】核心考点:小古文阅读-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塞翁失马 近塞上①之人,有善术②者,马无故亡③而入胡。人皆吊④之,其父曰:“此何遽⑤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bì)。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⑤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选自《淮南子》,有删改) [注释]①塞上:指长城一带。②术:特指医、卜、星、相等方术。③亡:逃跑。④吊:慰问。⑤何遽(jù):如何,怎样。 1.请解释加点字意思。 (1)近塞上之人( ) (2)有善术者( ) 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B.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C.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D.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3.下列各项中,与“人皆贺之”中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近塞上之人 B.人皆吊之 C.此独以跛之故 D.不毛之地 4.用现代汉语翻译“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5.这个故事带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小古文练习。 王蓝田性急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①,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乃下地以屐②齿碾③之,又不得。瞋(chēn)④甚,复于地取内⑤口中,啮(niè)⑥破即吐之。(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鸡子:鸡蛋。②屐:木底鞋,下有齿以防滑。③碾:踩。④瞋:发怒。⑤古:同“纳”,放入。⑥啮:咬。 6.下列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食鸡子(品尝) B.以箸刺之(用尖锐的东西向前直戳) C.乃下地以屐齿碾之(用) D.复于地取内口中(又) 7.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8.短文把王蓝田 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作者妙用“ 、 、 、 ”等动词作动作描写,选用“ 、 ”两字作神态刻画,使读者如见其状,如闻其声,给人留下极其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9.下列不能用来形容文中的王蓝田的一项是( ) A.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B.小不忍则乱大谋 C.直筒炮———一点就着 文言文阅读。 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复徒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注释:①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死人一类的事。②处子:安顿儿子。③贾人:商贩。④炫卖:同“炫”,沿街叫卖,夸耀。⑤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其舍近墓 (2)遂迁居市旁 11.说说句子的意思。 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12.孟子总共搬了三次家,第一次住在 ,第二次住在 ,第三次住在 。( ) A.城外公墓旁 学堂旁 市场旁 B.城外公墓旁 市场旁 学堂旁 C.市场旁 学堂旁 城外公墓旁 13.孟母三次带子离开的原因是什么? 文言文阅读 (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驾③,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④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⑤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①大行(háng):大路。②方:正在。③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④奚为:何为,做什么。⑤御者:车夫。 14.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欲之楚。 ②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15.①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内容,这个成语是 。 ②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必然要求。阅读文章,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