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8053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玉田镇林东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第二次月考试卷(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9-24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18074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河北省,第二,答案,PDF,考试卷,次月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答案】C 解析:荠菜富含维生素,白鱼(鱼类)富含蛋白质。选项C正确。 【答案】A 解析: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糖类(馒头)、蛋白质(牛肉、鸡蛋)。选项①②⑤正确。 【答案】C 解析: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虽能供能,但非主要功能。选项C正确。 【答案】D 解析:贫血需补充铁元素(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选项D正确。 【答案】B 解析:水分一般占体重的60%~70%,选项B错误。 【答案】A 解析:重复实验可减少误差,使结果更准确。选项A正确,其他选项中存在实验设计错误(如食物能量不可能完全相同)。 【答案】B 解析:夜盲症由维生素A缺乏引起,图乙食物中维生素A含量最高。选项B正确。 【答案】D 解析:粮谷类主要含糖类(非蛋白质),占比最多的原因是能量需求。选项D错误。 【答案】B 解析:胰是消化腺,不参与食物通道。异物排出路径为咽→胃→小肠→大肠→肛门,不经过胰。选项B正确。 【答案】D 解析: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选项D正确。 【答案】C 解析:②试管未加唾液,淀粉未被分解,与加热时间无关。选项C错误。 【答案】A 解析:DHA是脂肪酸,可不经消化直接被小肠吸收。选项A正确。 【答案】B 解析: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选项B正确。 【答案】D 解析:淀粉在口腔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酶①),在小肠被胰液和肠液分解为葡萄糖(酶②非唾液淀粉酶)。选项D错误。 【答案】C 解析:脂肪的消化场所是小肠(脂肪酶作用)。选项C正确。 【答案】D 解析:大肠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氨基酸需在小肠吸收。选项D正确。 【答案】A 解析:食品包装需关注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保质期(①③⑤)。选项A正确。 【答案】B 解析:膳食中占比最多的是糖类(粮谷类),脂肪类不宜过多。选项B错误。 【答案】C 解析:呼吸路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选项C正确。 【答案】D 解析:痰在气管和支气管形成,①代表气管。选项D描述正确。 【答案】D 解析:长期吸入粉尘导致尘肺(肺组织纤维化)。选项D正确。 【答案】D 解析:呼出气体水分增加、温度升高、CO 增多(①、②、⑤正确)。选项D正确。 【答案】A 解析:a→b时肺容积减小(呼气,膈肌舒张)。选项A正确。 【答案】C 解析:肺泡中氧气(④)进入血液,CO (③)由血液进入肺泡。选项C错误。 【答案】D 解析:变声期大声喊叫会损伤声带。选项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35分) 26题(8分) 答案: (1)① 糖类;蛋白质 ② 小肠;消化酶 (2)维生素C (3)40;不能;减缓骨质疏松程度 解析: 平衡膳食中粮谷类(糖类)占比最大,提供能量;蛋白质用于生长发育。 小肠含多种消化酶,是主要消化吸收场所。 新鲜水果含维生素C,可预防坏血病。 实验数据中“蛋白质/钾=40”时骨质疏松最轻(“+”最少),但仍有骨质疏松,说明需控制但无法完全阻止。 27题(12分) 答案: (1)消化;吸收 (2)葡萄糖;氨基酸;[②]胃、[⑤]小肠 (3)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增大吸收面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解析: 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 胃(②)和小肠(⑤)参与蛋白质消化。 小肠结构特点体现增大吸收面积的功能适应。 28题(8分) 答案: (1)[④]咽 (2)[B];前后左右径 (3)膈肌;大于;乙 (4)进食时细嚼慢咽、不边说笑 解析: 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 模型只能模拟胸廓横向变化(图2中隔膜模拟膈肌)。 海姆立克急救法通过增大肺内气压(膈肌上升,呼气状态,对应乙图)。 29题(7分) 答案: (1)温暖、湿润、清洁 (2)肺泡数量多/肺泡壁薄/毛细血管丰富(答一点即可) (3)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C];线粒体 (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