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单元考点大通关 第一单元 第1课 消息二则 一、知识梳理: ◎文体知识 ●新闻 新闻是满足人们信息传播与交流需求的一种实用性文体,是新闻作者对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各个时期的优秀新闻作品,汇聚成社会生活史、文化史浩瀚的资源。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 等。 狭义的新闻专指 ,即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社会典型事实所做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 基本要求 。 ● 新闻的特点 (1) 。所有的新闻都是为了大范围地传播和交流信息的。只写给自己看,或写给个别人看的,就不是新闻了。新闻的其他特性都与这点有关,都要考虑到广大受众的需要。 (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为了体现真实,新闻一般须具备“五要素”,称为“五个W”: 、 、 、 、 。有的还加上 ,即“五个W加一个H”,成为新闻“六要素”。当然,最重要的是不能编造、虚假。 (3) 。要求在第一时间作出报道,这是“时效”上的要求。“新”是新闻价值的重要指标。一是 的新。报道的必须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二是 的新。要报道新鲜的事实,要有新看点。 有的新闻,如特写、人物专访、报告文学等,也追求文字形象、生动,以使读者愿意读、喜欢读。 2.消息 新闻中最常用的文体是消息。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它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因此, 、 及 、 是消息的基本特征。 ● 基本结构 消息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即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前,称为“ ”结构。一般包括 、 、 、 和 五个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消息的标题必须 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消息标题一般有 、 、 三种。 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导语:一般指新闻开头(即“电头”)后的 或 ,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的要求,一是 ,二是 。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做 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 ”或“ ”写作,但仍然要先写 的,再写 的。 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 、 和 。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也就是回答五个“W”中的Why(为什么)。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 或 。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这些结尾写作与一般记叙文结尾的写作并无大的不同。 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 中。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 字 ,湖南湘潭人。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及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主要作品有《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论文,《沁园春·雪》《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等诗词。 ◎文本链接 本文选自《毛泽东新闻作品集》(新华-出卷网-2014年版),原刊载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日报》。1949年初,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结束,国民党反动派受到了致命打击。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以便卷土重来,国民党反动派大搞“和平谈判”的阴谋。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毛泽东主席与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向人民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