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9256

08 课时分层训练(七) 次声与超声 鲁科版(五四制)物理 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2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985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八年级,物理,五四,科版,超声,课时
  • cover
课时分层训练(七) 次声与超声 知识点一 次声 1.在下列各组动物、仪器或自然现象中,不能产生次声波的是( A ) A.蝙蝠 B.地震 C.台风 D.大象 2.下列有关声音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B ) A.人们利用次声波检测地震、台风和海啸 B.“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C.产生微弱的声音也需要振动 D.真空玻璃利用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知识点二 超声 3.频率低于 20 Hz的声叫作次声波;频率高于 20 000 Hz的声叫作超声波,人类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些频率的声。倒车雷达应用了 超声 波,说明声可以传递 信息 。 4.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信息 的性质。在医院里医生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时主要利用 超声波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传递信息。 5.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过4 s接收到来自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 3 000 m(海水中声速是1 500 m/s),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信息 。 6.下列主要描述声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C ) 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 C.声波使蜡烛熄灭 D.医生通过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 解析:利用声呐探测鱼群、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医生通过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都属于利用声能够传递信息,故A、B、D不符合题意;声波使蜡烛熄灭,说明声能传递能量,故C符合题意。 7.中国古诗词意境优美,许多诗句中涉及了声现象,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的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声音的音色未变 8.站在教室里上课的老师听不到自己的回声,其主要原因是( C ) A.老师讲话的声音不够大 B.教室里有学生,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吸收了 C.讲台离墙的距离太近,原声和回声混在一起,区分不开 D.教室的墙壁完全吸收了声波,没有反射,因此无回声 9.如图所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5×10-3 s。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 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 m/s,则该同学的身高为( B ) 第9题图 A.1.70 m B.1.65 m C.0.85 m D.0.80 m 解析: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5×10-3 s,超声波从感应器到人的头部的传播时间为该时间的,则感应器到人头部的距离s=vt=340 m/s××5×10-3s=0.85 m;人的身高h=2.5 m-0.85 m=1.65 m。 10.老师常提醒学生回答问题时声音尽量大些,这里的“大”指的是声音的 响度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物理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表演“狮吼功”,他竭尽全力发出“狮吼声”震碎了酒杯。酒杯被震碎说明声能够传递 能量 ,人们根据 音色 分辨出这是物理老师的声音。 11.蝙蝠晚上出来活动觅食,蝙蝠在飞行时利用超声波来确定目标位置,这种方法叫作“ 回声定位———,利用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信息 。放爆竹时,常会使附近汽车防盗报警声响起,这一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能量 。 12.当某列动车以某一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时,在进入某一隧道前600 m处鸣笛,司机在鸣笛3 s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v空=340 m/s。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是 420 m,动车行驶的速度是 216 km/h。 【创新运用】 13.传统指纹识别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随着超声波指纹识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