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项突破提升(二) 光学实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类型一】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11分)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E、F是两个粘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甲 乙 第1题图 (1)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以看到光线沿OB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光线AO和OB的径迹,则AO与垂直镜面的直线ON的夹角是__入射角__(选填“入射角”或“反射角”)。 (2)如图乙所示,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F上__不能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__在同一平面内__。 (3)在探究过程中,小明得到了表1中的数据。小明在实验过程中漏记了一个数据,这个数据是__45°__,分析数据可知,反射角__等于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变大时,光线OB__远离__(选填“远离”或“靠近”)直线ON。 表1 实验次序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5° 3 60° 60° 表2 实验次序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75° 2 30° 60° 3 45° 45° (4)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__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__。 (5)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__粗糙__(选填“粗糙”或“光滑”)的。 (6)另一小组的同学利用同样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见表2所示,经检查,三次测量数据都准确,但规律不对,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__将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入射角(或将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反射角)__。 (7)另一小组的同学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答:__不合理__。原因:__没有把另一侧的纸板向后或向前折转,然后观察向后或向前折转的纸板上是否有反射光线__。 【类型二】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15分)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甲 乙 第2题图 (1)实验室提供平面镜、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应选__茶色玻璃板__作为实验器材,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__确定像的位置__;实验中为了测量物到玻璃板的距离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还需要的器材是__刻度尺__。 (2)小丁选择两支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进行实验,是为了比较__像与物的大小关系__。 (3)如图甲所示,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像的位置在__B__(选填“A”“B”“C”或“D”)处,在该位置放一光屏,屏上__不能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虚__像。 (4)细心的小丁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且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玻璃板具有一定的厚度,蜡烛在玻璃板前后表面两次成像__,此时两个像对应的物距分别是蜡烛到玻璃板前后两个面的距离,若玻璃板的厚度为3 mm,则两个像的中心距离为__6__mm。 (5)如图乙所示,小丁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a__。 (6)小丁同学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都无法与玻璃板前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玻璃板没有垂直于水平桌面放置__。 (7)若将蜡烛放置在玻璃板前3 cm的位置,则蜡烛的像距玻璃板__3__cm,将蜡烛远离玻璃板,观察到的像将__远离__(选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且大小将__不变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8)本实验应用到的物理探究方法是__等效替代法__。 【类型三】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17分)为了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小明、小红、小刚分别按照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第3题图 (1)三个装置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