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29381

24 第4章成果展示 光的世界 教科版 物理 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3458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4章,成果展示,世界,教科,物理,八年级
  • cover
第4章成果展示 光的世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太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射到地面上,形成一个个“光斑”和“树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树荫”是圆形的,是树叶的影子 B.“树荫”的形状不规则,它们是太阳的像 C.“光斑”是圆形的,是太阳的像 D.“光斑”的形状不规则,它们是太阳的影子 2.教学楼门厅里竖立着一个平面镜,一只小蜜蜂以图中虚线所示的路线从平面镜前飞过,则小蜜蜂在平面镜中的像( B ) 第2题图 A.大小不变,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大 B.大小不变,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小 C.变大,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大 D.变大,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小 3.如图所示,关于光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第3题图 A.此时的书本是光源 B.光线是真实存在的 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D.人眼能看见书本是因为来自太阳的光经书本反射进入人眼 解析:书本自身不能发光,是反射的太阳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光线是我们为了研究光假想出的物理模型,是不存在的,故B错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故C错误;人眼能看见书是因为来自太阳的光经书本反射进入了人的眼睛,故D正确。 4.下列诗句中涉及的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 A.“峰多巧障日”———山峰挡住了太阳光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B.“潭清疑水浅”———潭水看起来变浅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 C.“明镜可鉴形”———镜子可以成像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 D.“江清月近人”———看到江中的月亮,是月亮的实像 5.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C ) A.小鸟在湖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B.小鸟靠近湖面时,所成的像远离湖面 C.小鸟在湖中所成的像始终和小鸟一样大 D.小鸟到湖面的距离大于像到湖面的距离 6.如图所示,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C )   A.      B.   C.      D. 7.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第7题图 A.入射角为60°,AB是法线 B.折射角为50°,NM是界面 C.折射角为40°,AB是界面 D.反射角为30°,NM是法线 8.“爱护眼睛,你我同行。”眼球好像一台照相机,其成像原理与凸透镜成像原理类似,要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应位于图中的( D ) 第8题图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9.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方法的是( C ) 第9题图 A.②和①  B.③和① C.②和④  D.③和④ 10.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B.目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 C.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 D.物体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恰能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第11题图 A.实验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5.0 cm B.光屏上的像是烛焰放大的实像 C.仅将凸透镜左移,不能再次成像 D.仅将光屏右移,可模拟近视眼成像 解析:由题图可知,u=30.0 cm,v=15.0 cm,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u>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30.0 cm>2f,f<v=15.0 cm<2f,由此可得7.5 cm<f<15 cm,故A、B错误;仅将凸透镜左移,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光屏上能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近视眼成像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将光屏右移可模拟近视眼成像,故D正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12.如图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该现象可以用__光的直线传播__来解释;小孔的位置固定,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光屏上的像与原来相比__变小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第12题图 13.老师上课时,坐在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