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分层训练(二十)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知识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第1题图 A.将蜡烛移至a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实像 B.将蜡烛移至b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缩小、倒立的实像 C.将蜡烛移至c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倒立的实像 D.将蜡烛移至d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虚像 2.如图所示为小赵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的一种成像情况,下列光学器件的成像原理与它相同的是( B ) 第2题图 A.投影仪 B.照相机 C.电影放映机 D.放大镜 3.小刚正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甲 乙 第3题图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0.0 cm 。 (2)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 让像成在光屏中央 。 (3)如图乙所示,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零刻度线处,向 左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缩小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 照相机 就是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 (4)实验时,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 上 移动。 (5)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刚用不透明的纸挡住凸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完整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4.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他把烛焰移到距透镜18 cm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像。他判断凸透镜焦距可能是①6 cm、②9 cm、③12 cm、④16 cm,其中正确的是( D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10 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30 cm 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的( A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6.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这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根据图中数据判断,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B ) 第6题图 A.7 cm B.10 cm C.14 cm D.20 cm 解析:蜡烛经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35 cm>2f,f<17.5 cm;f<14 cm<2f,则7 cm<f<14 cm,故B正确。 7.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与物到凸透镜的距离u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第7题图 A.该同学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5 cm B.当u=6 cm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物体从距凸透镜6 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15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D.当u=15 cm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8.小明的妈妈喜欢用手机拍视频。下列关于手机镜头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妈妈通过手机镜头成正立的虚像 C.要拍面部特写,可以把手机靠近面部一些 D.手机镜头的成像规律与投影仪的成像规律相同 9.张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让( A )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10.一位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20 cm的凸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他想改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发光物体和凸透镜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第10题图 A.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