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0152

第六课提升法治素养 同步练习(原卷版+答案版)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8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2861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法治,第六,答案,八年级,道德,统编
  • cover
第六课 提升法治素养 第一课时 树立法治意识 一、选择题 @基础达标 1.卢梭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下列行为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 ①同学甲每天上学自觉按照交通标志骑自行车 ②同学乙为协助父母做生意而中途辍学 ③同学丙制止哥哥在网上发布未经证实的消息 ④同学丁把自家的垃圾随意丢弃在路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普法宣传的重要对象和群体。青少年的法律素质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法治建设的未来。青少年参与法治建设应做到 (  ) A.学法懂法,让法律成为内心信仰 B.研究法律,只要不犯罪就可以了 C.科学立法,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D.理解法律,以道德为行为的准则 3.初中生王某课间趁同学刘某起身之时,偷偷将其座椅向后拉离,导致刘某坐空,尾骨骨折。法院判决王某父母向刘某赔偿各种费用十余万元。这告诫我们要 (  ) ①学会包容他人,锻炼沟通能力 ②敬畏生命,增强安全意识 ③树立法治观念,做事考虑后果 ④以礼待人,消除矛盾隔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一名女大学生在餐馆用餐时,手机落在取餐处,后被一名男子拿走。男子称,若要拿回手机,女生需向其支付2 000元。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 A.手机里有照片等重要资料,付款理所当然 B.捡到的物品收取返还费用,方式合情合理 C.无权强制让男子归还手机,粗心自己担责 D.男子要尽快归还女生手机,否则法不容情 5.2024年8月1日,《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开始施行。《规定》设置了全方位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对网络暴力行为的处理,有了更充分和明确的法律法规支撑。这启示青少年 (  ) ①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信仰 ②尊重他人权益,遵守网络规则 ③增强执法能力,整治网暴行为 ④增强防范意识,学会依法维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5·山东枣庄三模)某校开展了“与法同行”主题教育活动,围绕不同主题,各班设计了不同形式的活动。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是 (  ) 实践活动任务单 ◆“远离毒品危害”———设计禁毒宣传黑板报 ◆“慧眼识诈”———制作反电信诈骗宝典 ◆“筑牢信息防护墙”———收集个人信息防泄漏小妙招 A.学会独立思考,排除外界干扰 B.锻炼意志品质,增强抗挫折的能力 C.疏远人际交往,免受不良影响 D.增强法治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能力进阶 7.焦某在未取得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雇佣他人砍伐自己种的1 924棵树。焦某因犯滥伐林木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缓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8 000元。该案例警示我们 (  ) ①要学法懂法,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 ②公民个人私有财产不受法律的保护 ③违反法律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④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某地检察院联合教育局,聘任多名中小学生担任法治副校长的“法治小助理”,承担校园法治教育宣传员和监督员的职责。该举措有利于 (  ) ①引导学生学法知法守法 ②鼓励学生参与法治实践 ③提高青少年的执法能力 ④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业发展,破坏校园氛围,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校园欺凌工作任重道远。据此回答9~10题。 9.某中学德育处开展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防范治理专项行动,对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下是调查结果: 调查一:校园中存在哪些欺凌行为 殴打 辱骂 敲诈 孤立 调查二:学生被欺凌时的做法 忍气吞声 正当防卫 报警或向父母、老师报告 请他人报复 65% 5% 15% 15% 上述调查结果反映出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