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挑山工 教学目标: 1.抓住主要事件和心理变化,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抓第一自然段挑山工的动作,借助登山示意图,能有条理、完整地说出跳 山工怎样登山的。 3.抓第五自然段挑山工的语言,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作者创作经历等方法, 感受挑山工认定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从挑山工的动作、语言、外貌描写中感受他认定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 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创设真实情境 1.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来,齐读课题。 2. 了解名片。 (1)出示名片: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生答)对他有了解吗?老 师带来了一张他的职业名片,请大家自由读一读。 (2)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3.创设情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挑山工》,学完后也来做一张挑山 工的职业名片。 二、默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 1.初步感知。 (1)交流“名片 ”第一栏:预习过课文了,谁来说说挑山工的工作任务是 什么? (2)交流后明确:用人力将货物从山脚调到山顶。 2.整体把握。 (1)预学单反馈AAAA。(过渡:作者对这个职业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课前我们借 助预学单完整了相关练习。) ( 事件 心理变化 )目睹挑山工登山路程长, 所花时间不比游人多 ( 激励自我 ) ( 解开疑惑 ) (2)请大家打开课本,再次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出示两位学生预学单 ①引导发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概括大致相同。找出对应段落。 ②发现第一部分意见不统一,教师提问:你更赞成谁的梳理,说说理由。(1. 引导学生关键句中“奇怪 ”“大吃一惊 ”“腾云驾雾 ”;2.找到对应段落) 3. 自主完善修改。 4.借助思维导图,说说作者对挑山工这一职业认识过程。 5.小结:抓住主要事件和作者心理变化,能帮助我们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三、聚焦动作,初步感知人物 1.默读学习提示,明确任务 (1)引导关注“学习提示 ”:明确了挑山工的工作任务后,我们看这是一篇 略读课文,首先要读“学习提示 ”(课件框出来),找找里面有哪些学习任务。 (2)交流。 预设一:默读课文,说说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预设二:作者说“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含着以为深长的哲理 ”, 找出这句话读一读,联系上下文说说其中包含着怎样的哲理。 (3)聚焦段落: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任务: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快速浏 览课文,看看哪个自然段能找到答案? 预设:第一自然段 2. 出示学习活动:请大家聚焦到第 1 自然段,完成学习活动一。 学习活动一:登山过程我来讲 (同桌合作完成) 1.画一画登山示意图。 2.讲一讲登山过程。 ①借助登山示意图,向同桌讲解登山过程; ②同桌注意倾听,并借助评价标准点评。 登山过程我来讲评价标准 ★有条理地将挑山工登山过程讲清楚。 ★声音响亮,表情自然大方。 3.交流,初步感受特点。 (1)课前我们已经通过预习,了解了挑山工的登山过程,并把登山示意图 画了下来。出示两份作业,观察:是否把登山过程画清楚了(正确的,有问题的)。 (2)交流。 预设一:动作的具体描写。 ①根据反馈,追问:多么多动作能不能删掉一些? ②交流后明确:更有画面感、可以感受到挑山工很辛苦。 预设二:动作的条理性。 ①根据反馈,追问:能不能换顺序? ②交流后明确:有条理,一气呵成。 (3) 自主完善修改。 4.组织交流,上台讲解。 (1)同桌交流。 (2)过渡: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看这个他有没有把登山的过程介绍全面, 有条理? (3)指名上台展示,进行评价。 5.朗读文段:你们讲解得这么好,都源于这段文字。那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这 段文字。 6.完善名片:现在回到这张名片,你觉得登上方式应该填哪一类词?(名片 中填入动词,并板贴动词) 四、聚焦语言,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