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广元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 说 明: 1.全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两个大题,18个小题。 3.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答题。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良渚文化遗址于 1936年在浙江余杭良渚首次被发掘。大约与良渚文化同一时期,我国的辽河流域有红山文化,黄河中下游地区有龙山文化,这些都证实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的特征是 A.多元一体 B.彼此孤立 C.中体西用 D.南强北弱 2.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图强,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这些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法家思想的推动 B.新兴地主阶级要求 C.争霸战争的需要 D.铁器、牛耕的推广 3.人口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情最基本、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右图是秦末至汉文帝时期的人口数量变化图。图中人口变化趋势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A.对外征战,巩固边防 B.科技进步,生活富足 C.治国之基,以民为本 D.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4.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唐中宗时期,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唐穆宗时期,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下列选项中,与上述史料反映的历史现象一致的是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C.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D.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5.下表是北宋选拔录取官员的人数统计表,与表中数据相关的政策是 类别 考试次数 合计取士人:数 年均取士人数 贡举(文举) 81次 约600000人 约360人 武举 28次 约800人 约5人 A.分化事权 B.重文轻武 C.用人唯才 D.文武并重 6.历史学家杨宁一说:“元代以前各朝代的地方行政体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元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行省制度 B.确立君主专制制度 C.设澎湖巡检司 D.加强水陆交通建设 7.19 世纪 60年代至 20 世纪初,中国社会各阶层先后提出不同的救国方案,推动近代化进程。其中标志着中国从“器物革新”向“制度变革”转变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8.下列关于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① 太平天国运动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② 辛亥革命 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 国民革命运动 创办了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 ④ 井冈山的斗争 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召开过多次重大会议。在某次会议上,毛泽东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要由乡村转向城市,并把中国逐渐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10.1971年,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在出席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时,激动的心情难以抑制。他的笑容被在场的记者抓拍下来,定格为永远的历史。“乔的笑”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A.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 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与美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11.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多个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到2020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在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人类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