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1.4.1 物质的性质 素养目标 1.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含义,以及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 2.知道科学探究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 3.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感受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识别,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自主预习】 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1.物质的性质分为几种 分别是什么 2.什么是化学性质 3.什么是物理性质 4.常见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5.普通食醋中含3%~5%的醋酸,下列属于醋酸化学性质的是 ( ) A.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B.能溶于水 C.易挥发 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6.下列有关铁的描述中属于其物理性质的是 ( ) A.纯净的铁是银白色的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铁可以和酸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7.下列叙述与水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 A.水是无色、无臭的 B.水在0 ℃以下可以结冰 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生成氢气和氧气 D.标准状况下,水在100 ℃时沸腾变成水蒸气 8.下列物质的用途各利用了它们的什么性质 ①酒精用作燃料;②铜丝用作导线;③钨制成灯泡中的灯丝;④金刚石镶在玻璃刀上。 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分 性质:“具有”“有”“呈”“能”“可以”“容易”“是”等。 变化:“变成”“变”“生成”“制”“燃烧”“蒸发”“融化”等。 任务驱动二:讨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区别:性质是物质固有的一种属性,它决定了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否发生某种变化;而物质的变化是物质的运动形式,是一个过程,是物质性质的具体表现。 联系: 决定了 , 反映 。 任务驱动三:探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物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插入燃着的木条 氧气 二氧化碳 注意:闻气体的气味时应该小心谨慎,应 ,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任务驱动四:通过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学习,完成下列练习 1.酒精是一种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③液体,④易挥发,⑤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⑥并能够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⑦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⑧边汽化,⑨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文字叙述,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填序号)。 (1)酒精的物理性质是 。 (2)酒精的化学性质是 。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 。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 2.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的变化是 ( ) A.只发生物理变化 B.只发生化学变化 C.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 D.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 1.4.2 铜受热变黑原因的探究 素养目标 1.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含义,了解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 2.理解铜片加热变黑的主题探究活动,初步感受科学探究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 3.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感受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 金属铜化学性质的探究。 【自主预习】 金属铜的化学性质的探究、辨别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探究铜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步骤是 。 2.铜片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片刻后,铜片 。铜片在敞开的试管中加热后变黑,说明黑色物质 烟灰,而是铜片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的 。 3.铜片受热后颜色 ,发生了 。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青色的生虾煮熟后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的形成原理可能与无色酚酞溶液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