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1.1用字母表示数 第二章 整式及其加减 2.1 列代数式 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 上册 教学目标 1.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2.经历由数到式,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3.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建立符号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数. 难点:探究从数到式,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飞跃. 情境导入 《小青蛙 儿歌》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1声跳下水。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扑通2声跳下水。 n 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扑通 声跳下水。 你觉得这首歌唱得完吗?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扑通3声跳下水。 ······ 数a的相反数记作-a 相反数 绝对值 运算律 问题: 在上一章《有理数》中,有哪些地方体现了用字母表示数? 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表示数的字母可以作为数的“替身”参与运算 用字母表示数能够更方便地表示一般规律(一般性 简洁性) 乘法交换律:ab = ba 乘法结合律:(ab)c = a(bc) 分配律:a(b + c) = ab + ac ... ... 探究新知 任务一: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 优势 如图所示,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 (1) 按上面的方式,搭2个正方形需要____根火柴,搭3个正方形需要____根火柴. (2) 搭4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_____根火柴. 7 10 13 任务二:经历由数到式,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如图所示,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 (3)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 怎样得到的 (小组合作交流) 任务二:经历由数到式,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 100个 … (4)依次类推,如果搭x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呢?(同桌交流) 如图所示,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 任务二:经历由数到式,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搭1个正方形 需要 (1×3+1)根; 搭2个正方形 需要 (2×3+1)根; 搭3个正方形 需要 (3×3+1)根; 搭x个正方形 需要 ( )根; 搭1000个正方形 需要 (3×1000+1)根. 任务二:经历由数到式,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特殊 一般 特殊 3x+1 让我们再看几个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完成课本81-82页): (1)为了测试一种皮球的下落高度与弹起高度之间的关系,通过试验,得到下面一组数据(单位: cm): 下落高度 40 50 80 100 150 弹起高度 20 25 40 50 75 如果我们用字母b表示下落高度的厘米数 ,那么对应的弹起高度为_____cm。 b 弹起高度= 任务二:经历由数到式,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2)某种大米每千克的售价是4.8元,购买这种大米2kg、2.5kg、 5kg、l0kg各需付款多少元 购买这种大米2kg需付款 4.8×2=9.6 元; 购买这种大米2.5kg需付款 4.8×2.5=12 元; 购买这种大米5kg需付款 元; 购买这种大米l0kg需付款 元; ... ... 如果购买这种大米 n kg(n为正数),那么需付款 元. 4.8×5=24 4.8×10=48 付款总数=4.8× 大米的千克数 任务二:经历由数到式,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4.8n 我们可以用公式表示一些常见图形的面积,请填写下表: S=ab S=a2 S=ah S=πr2 用字母表示数之后,有些数量之间的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看上去更加简明,更具有普遍意义。 任务二:经历由数到式,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例题)填空: (1)某地为了治理荒山,改造环境,在新一轮五年规划期间计划每年植树绿化荒山 n hm2,那么这五年内可以植树绿化荒山 hm2; (2)每本练习本m元,甲买了5本,乙买了2本,两人一共花 元,甲比乙多花了 元; (3) 1500 m跑步测试,如果某同学跑完全程的成绩是 t s,那么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 m/s. 5n (5m+2m) (5m-2m) (t≠0) 任务三: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建立符号意识 这里为什么要 标明t≠0 分母不能为0 例题填空: (1)某地为了治理荒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