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8697

19.3 电能的存储与输送 课件(36页PPT)-2025-2026学年沪科版(2024)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0-2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59382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九年级,物理,2024,科版,学年
  • cover
(课件网) 19.3 电能的存储与输送 第十九章 电能从哪里来 沪科版2024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19.3 电能的存储与输送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阐述电池的工作原理、分类及其在电能存储中的应用,了解常见电池(如干电池、铅酸蓄电池、锂电池)的特点。 理解电能输送过程中产生电能损耗的原因,掌握高压输电的原理,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分析。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电能存储与输送现象,增强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感受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培养学生的节约能源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电池的工作原理、分类及应用。 电能输送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分析和高压输电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与电能转化的关系。 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理解高压输电能够减少电能损耗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 分钟) 展示手机、电动汽车、太阳能电站等图片,提问学生:“这些设备和设施正常运行都离不开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 “电能”。接着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电能并非随时都在发电,那么电能是如何被存储起来,又是怎样输送到我们身边的呢?” 从而引出本节课课题 ——— 电能的存储与输送。 (二)电能的存储(15 分钟) 电池的工作原理 演示干电池供电实验:将干电池、小灯泡、开关和导线连接成简单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泡发光现象。提问学生:“为什么干电池能使小灯泡发光?” 引导学生思考电能的来源。 结合图片和动画,讲解干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干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材料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流出,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从而产生电流,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电池的分类及应用 展示干电池、铅酸蓄电池、锂电池等实物或图片,介绍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干电池:讲解干电池属于一次性电池,如常见的锌锰干电池,它的优点是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常用于手电筒、遥控器等小型用电器;缺点是用完后不能充电,废弃后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铅酸蓄电池:介绍铅酸蓄电池是可充电电池,广泛应用于汽车启动、电动车等领域,它的优点是成本较低、大电流放电性能好;缺点是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使用寿命相对较短,且含有重金属铅,处理不当会污染环境 。 锂电池:讲解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重量轻、寿命长、自放电率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领域;但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过充、过放等问题,以确保使用安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选择电池时,我们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引导学生认识到要根据用电器的特点、使用需求、环保等因素综合选择合适的电池。 (三)电能的输送(20 分钟) 电能输送中的能量损耗 提出问题:“发电厂发出的电能要经过较长的距离才能输送到用户,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 进行模拟实验:用电源、较长的电阻丝(模拟输电线)、小灯泡(模拟用户)组成电路,观察小灯泡的亮度;然后换用更粗、电阻更小的电阻丝,再次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提问学生:“为什么电阻丝的电阻变化会影响小灯泡的亮度?”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在电能输送过程中,电流通过输电线会产生热量,造成电能损耗,且电阻越大,电能损耗越大。 结合焦耳定律 \(Q = I^{2}Rt\) ,进一步讲解电能损耗与电流、电阻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