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39365

第十六章 第1节《电压》教案“教-学-评”一体化核心素养教案(人教版2024)

日期:2025-09-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285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案,第十六,2024,人教,素养,核心
  • cover
第十六章 第1节《电压》教案“教-学-评”一体化核心素养教案(人教版2024) 一、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 深入理解电压的概念,明确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2)清晰掌握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构建电源、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紧密联系。 熟知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对常见电压值形成具体认知。 (2)从能量转化角度领会电压的作用,完善电学知识体系架构。 科学思维 借助类比方法,将电压与水压作类比,培养类比推理思维,深化对电压概念的理解。 (2)通过分析、归纳,总结电源、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依据电压概念及相关规律,对简单电路中的电压情况展开推理与判断,锻炼演绎推理能力。 (2)在解决电压相关实际问题时,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灵活运用知识。 科学探究 完整经历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过程,切实提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2)学会依据探究目的,合理选取实验器材,科学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实验设计与规划能力。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熟练且正确地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规范操作流程并精准记录数据,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2)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论证,得出合理且准确的结论,培育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 科学态度与责任 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始终秉持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实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坚决杜绝弄虚作假行为。 (2)培养勇于直面实验失败与困难的精神,积极主动地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充分认识到电压知识在日常生活与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应用,增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2)密切关注电压相关技术的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培养对科学技术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1)透彻理解电压的概念、单位以及常见电压值,形成扎实的知识基础。 (2)明确电源作为提供电压装置的本质,深入理解电压促使电路形成电流的原理。 2.(1)熟练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能够准确、规范地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2)通过实验探究,清晰得出串联、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掌握关键知识点。 难点 从微观层面深入理解电压的概念,明晰电压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内在原因。 (2)全面理解电源、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完整、系统的电学概念体系。 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来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有效排除实验误差干扰,得出精确结论。 (2)能够灵活运用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解决实际电路问题,提升知识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且深入地讲解电压的概念、单位、电压表使用方法等重要知识,确保学生准确理解关键概念。 实验探究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切实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类比法:将电压与水压进行生动类比,助力学生轻松理解抽象的电压概念,降低学习难度。 讨论法:积极组织学生讨论实验方案、实验数据和结论,充分激发学生思维活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道具素材 1.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源、小灯泡、导线、开关、灯座等。 2.多媒体课件:涵盖电压相关的动画、图片、实验视频、练习题等丰富资料,辅助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5分钟) 展示现象 播放一段水流冲击水轮机使其转动的视频,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水流的形成过程以及水轮机的转动状态。 展示一个简单的闭合电路,小灯泡发光,让学生直观感受电流的效果。 提出问题 提问学生:“水轮机为何会转动?水流是怎样形成的?”引导学生回答出水位差产生水压,水压驱动水定向流动形成水流,进而带动水轮机转动。 进一步追问:“那小灯泡发光是因为有电流通过,电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由此引发学生对电流形成原因的深入思考,自然引出本节课的核心———电压。 学生活动 认真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