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0268

9端午粽 第1课时 教案

日期:2025-09-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302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端午,1课时,教案
  • cover
《端午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识记“粽、甜”等生字词,会写“米、节”2个字。 (二)通过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箬竹叶、糯米”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等短语。 (三)通过读好短语、注意标点等方法学习读好长句子。 (四)初步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知道文章第二段是从样子、香气、味道三方面来写端午粽的,能仿照课文从外到内说一说其他事物的样子。 教学重难点:通过读好短语、注意标点等方法学习读好长句子,初步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教学过程 一、走进中国节,了解端午粽 (一)出示中国节日的时间轴,按照时间顺序罗列中国的传统节日和节日美食。 1.让学生在谈话中读一读几个节日名字,学读“节”字。 小朋友们,新的一年开始时,我们要过春节,春节我们要吃饺子,春节过后就是元宵节…… 2.走进端午节。 (二)聚焦端午节,学习端午粽 1.从时间横轴上放大端午节 ①识记“端”。 左边是“立”字。 状态:端正、端坐 动作:端菜、端饭 2.出示日历,标注端午节,让学生回答知道从日历上知道端午节哪些信息? (几月几日?星期几) 拓展(端午节习俗):端午节人们都会做些什么呢? 3.引出端午节吃粽子 ①读“粽子”词语 ②引出课题:端午节要吃粽子,所以粽子又叫端午粽 学习“米”字 ①粽:米字旁,米变偏旁,捺变点 ②联系生活:大米、黑米、小米(出示超市图片) ③米字家族:米字家族十分庞大,有我们用来包粽子的糯米的糯,有我们常用来做包子馒头的面粉的,还有我们经常当粗粮吃的高粱的梁,这个米字做偏旁时,不仅可以在左边,还能跑到下面呢! 米字旁的字大多和什么有关?米字旁的字大多和粮食有关,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 (二)说一说:你从哪个自然段知道了外婆包的端午粽是什么样的? 三、聚焦段落,品读课文 (一)聚焦第一自然段 过渡语: 是呀,有一个小朋友,他很喜欢吃粽子,每年端午节,他的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等着他去吃呢,你们听。 1.认读“总”字,了解“总会” 教师:是的,去年端午节,外婆会煮好一锅粽子,今年端午节,外婆也会煮,明年端午节,外婆还会煮好一锅粽子,我们就可以说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 生读:两个学生单独读,大家一起读。(出示生字卡片) 偏旁:这个总字,下面是个心,每年一到端午节,外婆的心里总想着我们,念着我们。 教师举例:同学们,昨天晚上你们会在家睡觉,今天晚上你们也会在家睡觉,明天晚上你们还会在家睡觉,这样我们就可以说:一到晚上,你们总会在家睡觉。 (出示句式,让学生用总会说一句话) 生答:一到(早上/中午/生日/节日…),(谁)总会(干什么)。 2.利用偏旁,感受亲情: ①每年一到端午节,外婆的心里总想着我们,念着我们,总会给我们包粽子,煮粽子,那是因为?盼着我们回去。 ②识记:盼 加一加:目+分 师问:目字旁的字一般和什么有关? 生答:眼睛。 粽子煮好了,外婆总是睁大了眼睛,朝着门外看了一回又一回,盼着我们回去团聚呢,原来。棕子里藏着外婆盼着我们回家,这种亲人之间的浓浓亲情。 ③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任务一:端午翠粽我来看 1.请同学们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粽子的呢? 预设:样子、香气、味道(板书:样子 香气 味道) 2.找一找:外婆的粽子用了哪些材料?请在文中用圆圈画出来。 (1)青青的箬竹叶 ①拿出实物(摸、闻) ②(拓展)你还能说说这是怎样的箬竹叶吗? ③读好“青青的箬竹叶” (板贴:青青的箬竹叶) A.串联前面知识:出示《我多想去看看》,的字短语要连读。 B.指导方法:中间的“的”要读得又轻又短。 C.训练步骤:教师示范读———单个学生读———会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