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0659

第6章 章末总结(课件 学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日期:2025-09-2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64619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遗传,必修,2019,生物学,人教,6章
    章末总结【第6章】 1.共同由来学说 自然选择学说 原始的共同祖先 生物进化的机制 适应的形成和物种形成 2.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 种类及其形态、结构、行为 化石 3.器官、系统 4.动植物胚胎的形成和发育 5.细胞和分子水平 6.原始祖先 亲缘关系 顺序 7.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 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8.普遍 可遗传的有利变异 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 9.物种不变论 用进废退 获得性遗传 10.自然选择 可遗传的变异 自然选择 11.有利变异 有利变异 可遗传的有利变异 环境的定向选择 12.性状 遗传和变异 13.基因 生物个体 种群 自然选择 14.表型 群体基因组成 15.种群 16.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值 17.等位基因 18.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随机 不定向 19.提高 下降 定向改变 20.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21.随着抗生素人均使用量的增加,不耐药的细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减少,耐药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增加,耐药性基因在细菌种群中的基因频率逐年上升 22.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的现象 23.同种生物由于地理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24.自由交流 隔离 25.必要 26.个体数量多 物种多样性 27.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8.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真核 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 基因重组 29.自然选择 种群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 协同进化 30.非益即害 中性 中性突变 31.渐变 长期稳定 迅速形成章末总结【第6章】 【本章网络构建】 【本章知识梳理】 1.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主要由两大学说组成: 和 。前者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 进化来的;后者揭示了 ,解释了 的原因。 2.化石是指 。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 等特征。 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3.比较解剖学是指研究、比较脊椎动物的 的形态和结构,可以为这些生物是否有共同祖先寻找证据。 4.胚胎学是指研究 过程的学科。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这个证据支持了人和其他脊椎动物有共同祖先的观点。 5.从 看,当今生物有许多共同的特征,比如都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等,这是对生物有共同祖先这一论点的有力支持。 6.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共同点,提示人们当今生物有着共同的 ,其差异的大小则揭示了当今生物种类 的远近,以及它们在进化史上出现的 。 7.适应作为一个生物学术语,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 ,二是指生物的 。 8.适应是 存在的。适应性特征来自遗传,即来源于 的逐代积累,是对之前的环境适应的结果。由于环境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 是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 9.拉马克彻底否定了 ,提出当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他认为适应的形成都是由于 和 。 10.达尔文提出的 学说对生物的进化和适应的形成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他认为适应的来源是 ,适应是 的结果。 11.关于适应的形成,达尔文认为在一定环境的选择作用下,可遗传的 会赋予某些个体生存和繁殖的优势,经过代代繁殖,群体中这样的个体就会越来越多, 通过逐代积累而成为显著的适应性特征,进而出现新的生物类型。由此可见,群体中出现 (内因)和 (外因)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12.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达尔文对于遗传和变异的认识还局限于 水平,不能科学地解释 的本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