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941673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315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教学设计
,
统编
,
高中
,
语文
,
必修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一、教材定位与文本价值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位于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文明之光”首篇,是《论语》中最具叙事色彩的篇章之一。文章以“问志—述志—评志”的紧凑结构,呈现孔子与四位弟子一次看似闲适、实则庄重的对话,集中体现了儒家“礼乐治国”“君子不器”“仁者爱人”等核心理念。全文仅三百余字,却兼具叙事、描写、议论与抒情,语言简峭而意脉深曲,是高一学生由“文言知识”迈向“文化理解”的关键通道。 二、学情诊断 1.知识储备:学生已学完必修上册六个古诗文单元,能借助注释与工具书独立疏通常见实词、虚词、句式,但对“哂”“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等微殊语义的敏感度不足。 2.能力短板:能够复述情节,却容易将“志”简单等同于“理想职业”,忽略“志”背后的价值选择与人格气象;对孔子“吾与点也”一叹,常停留在“向往田园”的浅表层面。 3.心理特征:高一学生自我同一性开始觉醒,渴望“被看见”,愿意在安全的情境中表达个人志向;对“孔子”符号有敬意却也有距离,需要教师创设“可对话”的场域。 三、核心素养指向 语言建构与运用:在反复诵读与即时演读中,积累“率尔”“哂”“俟”“撰”等关键词的语境义,体会《论语》简淡传神的叙事风格。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角色—处境—选择”三元分析框架,比较四子述志背后的思维路径,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理想对个体生命形态的期待。 审美鉴赏与创造:抓住“鼓瑟希”“铿尔”“浴乎沂”等声色情貌描写,感受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性气质,尝试以现代汉语创写“我的春服既成”片段。 文化传承与理解:探究“让”与“不让”背后的礼乐精神,反思当下竞争语境中“自我彰显”与“他人共在”的张力,获得面对未来的价值定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诵读—批注—演读的螺旋上升中,精准把握“哂”“与”两个关键词的情感刻度,理解孔子为何独赞曾皙。 难点:打通“春服既成”一段的审美意象与“治国以礼”的政治伦理之间的内在关联,领悟儒家“即凡而圣”的生命境界。 五、课时安排与课堂节奏 本课为单篇精读,一课时40分钟。以“诵读—聚焦—探究—迁移”四段式展开,每段均设置可检可测的微观任务,确保时间边界清晰。 六、教学过程 (一)起:营造对话场域(3分钟) 教师板书“侍坐”二字,请学生合上书,用30秒想象画面:谁在坐?谁侍?空间关系如何?随机点两名学生口头描述,教师不评价,只追问一句:“你觉得孔子第一句话会说什么?”学生带着悬念进入文本,心理期待瞬间拉升。 (二)承:诵读—校正—再诵读(10分钟) 1.学生齐读全文,教师用PPT呈现无标点版,要求凭语感自行断句。 2.聚焦易错三处: ①“由也为之,比及三年”———比”音bǐ,学生常误读bì; 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表选择,音rú,不可读成“如果”; ③“风乎舞雩”———风”名词动用,读fēng,不读fèng。 教师示范一句,学生跟读一句,再齐读,确保音义同步。 3.第三遍诵读前,教师下发“句读卡片”,每卡一句,学生两人一组互读互听,用铅笔在卡上圈出最能表现人物神态或心理的“一词”,准备下一环节分享。此环节结束时,教师收三张卡片,用投影展示圈画结果,即时点评“圈得准不准”,完成第一次形成性评价。 (三)转:关键词透视———从“哂”到“与”的12分钟深度探究 1.子路“率尔”段(4分钟) 学生演读:前排左侧一男生站起,手按桌角,高声诵子路语;右侧一女生读孔子“哂之”。读毕,教师追问:“哂”是微笑、嘲笑还是善意的玩笑?学生回到文本找证据,多数会抓住“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一句。教师板书“不让”并追问:子路哪里“不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望海潮(东南形胜)》课件(共2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下册(2025-09-23)
2《孔雀东南飞并序》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2025-09-23)
《蜀道难》课件(共3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下册(2025-09-23)
《扬州慢(淮左名都)》课件(共3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下册(2025-09-23)
《氓》课件(共4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下册(2025-09-23)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