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园地三 核心素养目标 1.掌握一种识字方法:在生活中识字。 2.弄清几组同音字的不同用法。 3.积累一些词语、名言、古诗。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开放思维。 5.能按照顺序介绍手工制作的过程;在交流、倾听中了解一些手工制作的方法。 6.懂得交流的方法,在交流中感受愉悦的氛围。 教学重点 1.掌握一种识字方法,弄清几组同音字的不同用法,积累词语、名言、古诗。 2.打开思路,激发兴趣。使学生了解一些手工制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养成积累生字、词语、名言、古诗的好习惯。 2.懂得交流的方法,在交流中感受愉悦的氛围。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这学期学到了一种识字的方法和途径,回忆一下,是哪一种?(归类识字) 今天,我们将学到哪些识字方法呢?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生字和词语。 2.同桌互读这些词语,把不会读的生字做上记号。 3.指名读,大家正音。 4.说说你发现什么? 5.小结:这些词语都是从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来。 6.同桌合作,互相指一指,认一认。 三、字词句运用。 1.字词 (1)课件出示4组同音字,选一选,填一填。 园圆只支进近带戴 (2)同桌合作交流,议一议。 (3)读一读。 (4)说一说,每组同音字还可以怎么组词。比一比,谁说的词语最多、最准。 2.句子 (1)读一读课本第36页的句子,想一想每个句子的意思和语气。 (2)同桌合作交流,说一说。 (3)根据句子的意思和语气给每个句子加上标点。 (4)同组的同学互相订正。 四、展示台。 在课堂学习和课外生活中,我们积累了很多词语和句子。 1.说说你的积累卡上有哪些优美的词语和富有哲理的句子。 2.同桌互说。 3.小组代表在全班汇报。 4.读一读语文书上的词语和名言,看谁读得最熟练。 5.你还能说说这样的词语和句子吗? 五、日积月累。 1.指导学生初读《小儿垂钓》。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检查读的效果。 (3)教师范读,并布置学生边听边看书中的插图。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指导朗读。 (2)先试读,再指名读,读读评评,有条件的还可以配乐朗读。 (3)背诵 六、我爱阅读。 1.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闻鸡起舞》,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读,有不会的字,互当小老师。 3.指名朗读,师生评价(是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声音是否响亮) 4.读了《闻鸡起舞》,你有什么想法? 七、总结。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最后,让我们齐背古诗《小儿垂钓》,在背诵声中结束今天的语文课。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手工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老师亲手做的手工艺品,大家看看这是什么?(小轿车) 2.这个手工艺品好看吗?你也想做一个吗? 3.你以前做过手工艺品吗?做的是什么? 4.看来,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的孩子,你们愿意把你的本领教给别人吗?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说说我们的手工作品。 5.回忆一下我们在口语交际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板书:层次分明、表达清楚)师小结:这就是我们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我来说。 1.我们有双小巧手,更有能说会道的嘴巴。这么好的手工作品,一定要向小伙伴们介绍一下。现在,就请你向组里的小伙伴说说:你做的是什么?是怎么做成的?(学生分组练说,教师巡导。) 2.刚才大家都在组中介绍了自己的手工作品。 谁能自告奋勇地说给全班同学听一听? 3.刚才,有几位同学介绍了自己的手工作品他们说得怎么样,请大家帮他们评一评。 4.小结:我们在说制作过程的时候,要按顺序一步一步地说,还可以用上一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你们知道哪些表示顺序的词? 先……然后……接着……最后……第一步……第二步…… 5.现在,我们在小组中来开展一个“小巧嘴”的评比,大家都在自己的组里说一次,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