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课堂作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B C C A D B A D A C A A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5.CO 振动 音色 16.传播途中 响度 不能 17.信息 空气 介质 18.A 直线 绿 19.A 实像 靠近 20.漫反射 等于 多 21.折射 虚 不变 22.下降 不变 小于 三、解答题(共48分) 23.(6分,每图2分)图略 24.(8分) (1)B (2)变低 次声波 (3)振幅(振动幅度) 25.(12分) 变短 (1)高度 2 (2)变小 (3)H S 26.(12分) (1)未点燃 A 相等 (2)不透过 蜡烛A的像 (3)CN 27.(10分) (1)BC (2)大 (3)大于 (4)C (5)B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课堂作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物理课上,大家在讨论高脚杯会不会“唱歌”时,小明用蘸有水的手指沿着高脚杯杯口连续绕圈摩擦, 这一步骤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问题 B. 证据 C. 解释 D. 交流 2.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传递能量的是 A.声呐探测海深 B.超声清洗眼镜 C.B 超检查 D.倒车雷达 3.下列操作中,不是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B.敲鼓时,在鼓面上撒小纸屑 C.驯养员舞动指挥棒训练海豚 D.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咙处 4.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不仅文字优美,还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有关声现 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转轴拨弦三两声”中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忽闻岸上踏歌声”中听到的歌声主要是通过地面传播的 C.“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根据音色辨别的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5.歌曲《东方红》简谱中有如下片段: ,其中的数 字符号 6 和 6 表示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6.两千多年前,《墨经》中就有关于小孔成像的论述,下列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幻日现象 B.树在水中的倒影 C.汽车后视镜中的像 D.路灯下的影子 7.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水中倒影 C.手影 D.铅笔在水面处弯曲 8.舞台上一位演员身穿蓝色上衣、白色裤子.如果灯光师用红色追光灯照射他,那么你在台下看到这位 演员的服装颜色是 A.上衣是黑色,裤子是红色 B.上衣是蓝色,裤子是红色 C.上衣和裤子都是黑色 D.上衣和裤子都是红色 9.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明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Ⅰ处可补充 的现象是 A.雨后彩虹 B.镜花水月 C.海市蜃楼 D.小孔成像 10.光污染已成为 21 世纪最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现在很多人在粉刷墙壁时选择了一种环保墙漆,这 种墙漆会使墙表面出现很多小的凹凸不平,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这主要是利用了光的 A.漫反射 B.镜面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11.李太白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描述他月下独酌,顾观地上己影,俯看杯中自己.从物 理学来看,关于“地上己影”和“杯中自己”的描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12.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 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 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A. B. C. D. 13.如图所示,东南亚地区生活着一种射水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