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8726

2025-2026学年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1.1 开开心心上学去 教案 (表格式)

日期:2025-09-24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211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教案,上学,开开心心,2025-2026,学年
  • cover
课题 (主题) 第1课 开开心心上学去 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标要求(解读课标对所学知识点的要求)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小学1~2年级“成长中的我”学习主题下的内容要求,本课对应“认识自我”板块中“适应学校生活”的具体目标。 课标明确指出:学生应能愉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喜欢上学,愿意与老师和同学交往;能说出自己的学校、班级名称,并为自己成为小学生感到自豪;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学业质量描述中提到:低年级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表达自己在校园生活中的感受,参与简单的班级活动,表现出积极的情感态度。本节课聚焦于激发学生的入学兴趣,建立身份认同,为后续的校园生活奠定情感基础。 二、学习目标 1. 学生能够大声、清晰地说出自己的姓名、所在学校及班级名称,在集体面前进行简短自我介绍,语气自然大方,表现出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与归属感。 2. 学生通过观察教材插图与分享个人经历,讲述自己第一天上学的心情与见闻,如“见到新老师”“拿到新书包”“认识新朋友”等,表达对校园生活的期待与喜悦之情。 3. 学生了解爱护新书和书包的重要性,掌握包书皮的基本方法,学会将文具用品整齐放入书包,初步形成整理学习用具的责任意识与良好习惯。 三、学习重点 1.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接受“我是小学生”这一新身份,消除初入校园的紧张与陌生感,建立起对学校生活的积极情感。 2. 激发学生对新书、新书包的喜爱之情,懂得书籍是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书包是陪伴学习的好伙伴,从而产生主动爱护它们的意愿。 四、学习难点 1. 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能在集体面前不敢开口说话或声音过小,如何创造安全、鼓励的氛围,帮助他们勇敢表达,是教学实施中的难点。 2. 一年级学生动手能力有限,包书皮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纸张撕裂、胶带粘贴不牢等问题,需要教师耐心示范与个别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完成基本动作。 五、评价任务(设计活动对应学习目标,镶嵌在教学过程中,或者用教学环节对应目标) 1. 身份表达评价:开展“我是小学生”接龙游戏,每位学生依次站起来说:“大家好,我叫××,我是树人小学一年级×班的学生。”观察其语言表达是否完整、声音是否响亮、态度是否自信,给予口头表扬或贴纸奖励。 2. 情感表达评价:组织“上学第一天的故事”分享会,邀请3~5名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关注其叙述内容是否真实具体,情绪是否积极愉悦,能否引起同伴共鸣。 3. 实践操作评价:设置“小书包管理员”检查环节,课后随机抽查五位学生的书包,查看新书是否已包好书皮、文具是否分类摆放、整体是否整洁有序,记录结果用于后续反馈。 六、资源与建议(包含知识的前后联系与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普遍对“小学生”身份充满好奇与憧憬,但也伴随着分离焦虑与环境适应困难。他们已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但逻辑性不强,叙述常跳跃。多数学生拥有自己的书包和课本,具备参与实践活动的生活经验。 已有经验: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已有集体生活的经验,熟悉“轮流发言”“举手回答”等课堂规则;部分学生在家曾尝试整理玩具或衣物,具备初步的归类意识;几乎所有学生都有过收到礼物的经历,能理解“珍惜物品”的含义。 学习需求:学生渴望被关注、被认可,需要通过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需要具体的操作任务来巩固认知;需要教师提供清晰的步骤指引和充分的练习机会。 前后联系:本课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为第3课“这是我们的校园”中的空间认知、第4课“平平安安回家来”中的路线表达打下心理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开端,直接影响未来各学科的学习效率。 七、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入学自豪感。 (1)、创设欢迎情境,建立身份认同。 教师面带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