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0591

【同步练习】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第4章 第2节 第1课时 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体液免疫(含解析)

日期:2025-10-1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5278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免疫,体液,识别,病原体,系统,1课时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 第2节 特异性免疫 第1课时 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体液免疫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1.下列关于免疫系统对病原体进行识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吞噬大量病原体的过程不涉及识别 B.人体细胞膜表面有分子标签供免疫细胞识别 C.病原体和人体细胞的分子标签具有差异性 D.人体细胞的分子标签在化学成分上属于蛋白质 题组二 体液免疫的过程 2.(2025北京市二中期中)下图是人体被某寄生虫感染后,发生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m为树突状细胞,能识别、吞噬抗原和呈递抗原信息 B.n为辅助性T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接受和传递信息 C.p为B细胞,其活化需两个信号的刺激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D.q为浆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和分裂分化为记忆细胞 3.(易错题)接种新冠灭活疫苗能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2与B细胞接触就能激活B细胞开始增殖分化 B.细胞3和细胞4内表达的基因种类完全不同 C.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细胞2、3、5 D.第一次接种该病毒疫苗可刺激细胞5的增殖分化 4.(2025福建龙岩期中)破伤风外毒素是由破伤风杆菌产生的一种强毒性蛋白质,该毒素经脱毒处理后可制成类毒素。实验小组为了解破伤风外毒素和类毒素的毒性,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破伤风外毒素毒性高,会导致小鼠死亡 B.乙组注射的免疫血清中含有抗外毒素的抗体 C.丙组注射类毒素会引起机体产生相应抗体 D.抗类毒素的抗体不能与破伤风外毒素结合 5.(教材习题改编)向小白鼠体内注入一定量的抗原X,8天后再同时注射等量的抗原X和Y,测得小白鼠体内相应抗体产生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表示再次注射抗原X后的抗体产生量的是曲线b B.再次注射抗原X后机体免疫增强,主要是由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引起的 C.若注射抗原Y后,抗体的产生量为曲线d,可能是因为抗原呈递细胞未识别该抗原 D.参与图中免疫反应的B细胞起源于胸腺,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 能力提升练 题组 体液免疫 1.(教材深研拓展)B细胞抗原受体(BCR)是分布在B细胞膜上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可特异性识别抗原。多个BCR与病原体表面的抗原结合而聚集在一起,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推测记忆B细胞表面也具有BCR B.B细胞也可接受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提供的信号 C.B细胞表面的BCR与其分化为浆细胞后产生的抗体识别不同的抗原 D.不同B细胞表面的BCR可能不同,通常一种BCR只能识别一种抗原 2.(创新题·新考法)(2025山东淄博期中)B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Th细胞)相互作用之后被活化的过程如图所示。CD80/86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表达的蛋白质,CD40L是Th细胞活化后表达的蛋白质,BCR和TCR分别是B细胞和Th细胞表面的受体,CD40、MHCⅡ、CD28均为细胞表面蛋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细胞作为APC将抗原信息加工后呈递给Th细胞表面的TCR B.CD28分子缺失或功能障碍,将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陷 C.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与Th细胞可相互提供信息 D.图示过程中,B细胞活化时间早于Th细胞活化时间 3.(2025天津静海期中)为研究辅助性T细胞对B细胞分化进而产生抗体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来自同一个体的B细胞等分为三组,每组培养液中加入的细胞种类如表所示(“+”表示添加,“-”表示不添加)。将三组细胞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定期取样离心,检测各组上清液中的抗体含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组 B组 C组 B细胞 + + + 未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 + - - 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 - + - A.本实验中B组为对照组,A、C组为实验组 B.该实验所选用的B细胞需预先经过抗原的刺激 C.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的主要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