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25年秋季学期 三年级上册教材教学衔接建议 1 通过“情境+问题串”实现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 分析知识内容安排 解读教材结构变化 遵循核心素养导向 把握新旧教材衔接关键点 落实新教材教学衔接保障工作 2 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习 与教学!!! 既有顶层设计,也有具体路径 单元有侧重 册次全覆盖 学段有进阶 衔接内容分析及应对建议 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的课程内容要求和学段目 标要求, 教材在第一学段加强幼小衔接 ,整体放慢了知识内容的教学进度并降低了难度 ,第一学段部分内容后移至第二学段。 具体表现为: 原一、 二年级11节课的内容后移或整合至新三年级上册, 无后续册别知识内容前移到新一、 二年级及新三年级上册教材。 不存在新旧教材在知识内容上不 衔接会脱节的问题, 教师需重点应对的是上述11节课内容因后移可能导致的“重复学习 ”现象。 第五版三上 第四版二下 4 衔接内容分析及应对建议 1节 1 新旧教材学习主题相同,情境和问题串、学生作品、练习基本一样 2 新旧教材学习主题相同,情境和问题串、学生作品、练习均有较大修改 10 节 5 进行了三个方面的修订: 进一步突出教材“情境和问题串”的编写体例; 进一步突出体现学生的真实想法; 进一步优化习题设计 五版三上《欣赏与设计》(P57-58) 四版二下《欣赏与设计》(P71-72) 第一类 基本一样 衔接内容分析及应对建议 1. 教材变化 6 前提:在二年级下册开展本节课学习时,教师已经有意识地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角度开展了与上述过程及理念一致的教学活动。 核心在于真正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从而 形成多样化的策略、获得富有启发的结论与作品创造机会。 建议方案一 第一类 基本一样 方案一: 按情境与问题串再次经历欣赏与设计过程。 衔接内容分析及应对建议 五版三上《欣赏与设计》(P57-58) 方案二:不再学习本节课。 2. 应对建议 7 序号 学习主题 四版教材课节 五版教材课节 主要变化 1 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一下第二单元《看一看(二)》 三上第四单元《看一看(一)》 整合四版教材一下、三上相关内容改编, 仅保留部分旧教材素材(如观察小汽车),情境和问题串、习题重新设计修订 五版三上 第二类 较大修改 衔接内容分析及应对建议 1. 教材主要变化 四版一下 四版三上 8 序号 学习主题 四版教材课节 五版教材课节 主要变化 2 辨认八个方向 二下第二单元 《辩认方向》 三上综合实践《校园里的八个方向》 按综合实践理念重新编写,突出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逐步建立图上方向与生活方向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情境和问题串、学生作品重新设计修订 五版三上 第二类 较大修改 衔接内容分析及应对建议 1. 教材主要变化 四版二下 9 序号 学习主题 四版教材课节 五版教材课节 主要变化 3 认识分米、毫米 二下第四单元 《铅笔有多长》 三上第二单元 《铅笔有多长》 四版教材1课时修订为2课时,进一步突出量感和应用意识的发展。保留旧教材的问题1,其他问题及习题重新设计修订 第二类 较大修改 衔接内容分析及应对建议 1. 教材主要变化 四版二下 五版三上 10 序号 学习主题 四版教材课节 五版教材课节 主要变化 4 认识千米 二下第四单元 《1千米有多长》 三上第二单元 《1千米有多长》 四版教材1课时修订为2课时,进一步突出量感和应用意识的发展。重新创编了情境,保留旧教材的问题1,其他问题及习题重 新设计修订 五版三上 第二类 较大修改 衔接内容分析及应对建议 1. 教材主要变化 四版二下 11 序号 学习主题 四版教材课节 五版教材课节 主要变化 5 初步认识角 二下第六单元 《认识角》 三上第五单元 《认识角》 《比一比》 四版教材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