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0918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9 古诗三首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64644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
  • cover
(课件网)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9 古诗三首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9 古诗三首 目 录 第一课时认识古诗 第二课时理解诗意 第三课时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第四课时生字词及课后练习题 第五课时每首诗的句字理解 知识扩展 律师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 近体诗的一种,起源于南北朝,定 型于唐初。律诗分为八句,中间两 联必须对仗,每句各自及句与句、 连与连之平仄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 律师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 七律。 第一课时 认识古诗 现在读一遍古诗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杜甫 第二课时 理解诗意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 诗意:青海湖上绵延的云彩使雪山暗淡,一座 城池遥望着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意:黄沙漫漫,将士们身经百战 ,铁甲 被磨穿,不攻破楼兰城坚决不回家。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诗意:3万里黄河向东流入大海 ,五千 仞华山高耸接青天。 遺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诗意:金统治地区的南宋人民 在暴政下已 欲哭无泪,日夜盼望官军来收复失地,盼 了一年又一年 。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诗意:剑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刚 听到时鼻涕和眼泪洒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诗意:回头看妻子和孩子 ,那还有一点儿忧愁 的样子,(我)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诗意:在晴朗的日子放声高歌、痛饮美酒 , 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意:就从巴峡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 后 再直奔洛阳。 第三课时 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从军行》的思想感情 《从军行》通过对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的描写,表现了戌守边疆的将士杀敌报国的 壮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思想感情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由景及人,通过 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描述 核对遺民迫切希望的描 写,表达了诗人爱国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思想感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描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 失地的消息后,十分喜悦,要收拾行装立即还乡 的事。 第四课时 生字词及课后练习题 篱 (篱笆) 仞 (千仞) 岳 (东岳) 摩 (按摩) 遺 (遺忘) 涕 (涕泪) 裳 { chang shang 霓裳 衣裳 1.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想他们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感情。 黄沙漫漫,将士们身经百战,铁甲被磨穿, 不攻破楼兰城坚决不回家。可以体会到诗人 想要驰骋疆场杀敌立功的豪情壮志 2.遺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金统治地区的南宋人民在暴政下已欲哭无泪, 日夜盼望官军来收复失地,盼了一年又一年。 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南宋遺民深的同情,以及对 南宋朝廷的失望和批判。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在晴朗的日子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 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体现了诗人喜悦的 心情与还乡的快意。 古 诗 三 首 结 构 图 同学们这节课的知识学完了 下 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