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1795

7.《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件+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388481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呼风唤雨的世纪,课件,教学设计
    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文本分析: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策略单元--“提问”单元的第3篇课文。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所以,虽然《呼风唤雨的世纪》是篇老课文,但绝不同于以往人教版教材重点关注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的魅力;而是被赋予了新的要求:聚焦”问题”,培养学生提问能力,而爱提问、会提问正是一种宝贵的科学素养。 虽然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都是提问,但每篇课文承载的任务和教学策略又有不同,我们从教材的旁批、尾批及文后习题设置中不难发现,《一个豆英里的五粒豆》重在激发学生提问意识,引导学生从局部亦可从整体提问;《蝙蝠和雷达》要求学生整理问题清单,学会从“内容、写法、启示”等不同角度提问;而《呼风唤雨的世纪》则要综合运用前面所学,并能“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由学生的问题引向对课文的学习,加深对课文内容和写法上的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唤、纪”等15个生字。会写“呼风唤雨、世纪”等17个词语。 2、能给问题分类,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4、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提问策略边读边提问。 2.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单元任务情境】争做问题小达人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回顾导入 1.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开展了争做问题小达人的活动,这节课我们走进第二单元第三课,继续学习提问策略。 2.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夜间飞行的秘密》两篇课文,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你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提出问题吗?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注意“唤”和“纪”的写法,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读课题。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指名说) 预设: ①“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这里的“呼风唤雨”与神仙的“呼风唤雨”意思一样吗? ②“世纪”是指什么? ③是谁“呼风唤雨”? ④“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什么样的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学习。 任务一:梳理课文内容 一、出示要求: 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生字词 1.出示词语 带音自读、去音请一生带读。 2.识记字形。 交流:易错字的识记方法。尤其注意“潜”的读音为qián。开火车读潜入。 3.全班齐读 三、梳理课文内容 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况。 【第一自然段】 是呀,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有一位学习伙伴读了课文以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问题。接下来走进任务二。 任务二:借助导语,提出问题 一、出示要求: 1.自读课文,找一找这位学习伙伴提出了哪些问题。 2.一边读一边试着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将问题写在个人问题清单中。 二、学生提问 1.出示学习伙伴的六个问题,学生开火车读一读。 指名读 2.这位学习伙伴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这六个问题,你们能不能也学着他的样子,提出跟他不一样的问题呢?3.指名交流提出的问题。 看来同学们都是小小问题小达人。很会思考。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从不同角度来提问的策略,我们从不同角度来提问,就能帮助我们打开思路,更加深入的走进文本了。我们常说学贵有疑。单元导语当中也有这样一句话一起读: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刚才我们提出这么多的问题,哪些问题是对于我们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呢?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如何筛选问题。 三、借助课后题,学习筛选 1.有一个小组列出了这样的问题清单。请自读课后题,说说你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出示课后题三。 2.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