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3433

12.2 第3课时 角边角(1) 课件(共22张PPT)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1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4007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2.2,PPT,八年级,2024,华东师大,数学
  • cover
(课件网)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3课时 角边角(1) 第12章 全等三角形 1.知道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法“ASA”,能运用其判定两三角形全等. 2.能灵活运用“ASA”说明对应的线段或角相等. 重点: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律“ASA”,并能灵活运用. 学习目标 知识点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角边角 想一想:预习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两个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这两个角和这一条边的 位置有哪些情况呢? 有2种情况: (1)边夹在两个角之间; (2)边是两个角中一个角所对的边. 讲授新课 2.请同学们动手做一个实验:同桌两位为一组. (1)画出任意一条线段AB,与两个角∠A、∠B(∠A+∠B<180°). (2)两位同学各自在硬纸板上画出△A'B'C',以(1)画出的线段为一边, 两角为角,边为两角的公共边. (3)用剪刀各自剪出△A'B'C',将同桌同学剪出的两个三角形重叠 在一起,发现了什么?其他各桌的同学是否也有同样的结论呢? 讲授新课 作法:①画A'B'=AB; ②在A'B'的同旁画∠DA'B'=∠A,∠EB'A'=∠B, A'D,B'E交于点C'.便得△A'B'C'. 与同桌所画的三角形全等.其他各桌画的三角形也有同样的结论. 3.如图,在△ABC和△A'B'C'中,BC=B'C',∠B=∠B', ∠C=∠C',把△A'B'C'沿B'C'     ,然后     , 使 点B' 与 点B 重合,再旋转使 B'C' 与 BC 重合, 由于∠B=∠B',∠C=∠C',所以△ABC和 △A'B'C' 能重合, 因此△ABC≌ △A'B'C' . 翻折  平移  点B'  点B  B'C'  BC  △A'B'C'  △A'B'C'  讲授新课 4.由上题2、3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对于已知两个角和一条线段,以该线段为夹边,所画的三 角形都是全等的. 归纳总结:如果两个三角形有 两角及其夹边 分别相等, 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用 数学符号表示:在△ABC和△A'B'C'中,∠B= ∠B' , ∵BC= B'C' ,∠C= ∠C' .∴△ABC≌ △A'B'C'(ASA) . 两角及其夹边  “角边角”或“ASA”  ∠B'  B'C'  ∠C'  △A'B'C'(ASA)  讲授新课 归纳总结 基本事实 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议一议:如图,∠ABC=∠D,∠ACB=∠CBD,判断 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并说明理由. 不全等. 因为虽然有两组内角相等,且BC=BC, 但边不都是两个三角形两组内角的夹边, 所以不全等. 讲授新课 导学建议:用“ASA”方法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要注意 边是两角的夹边,三个条件一定要对应,按角边角的顺序 列出全等的三个条件时要一一对应. 讲授新课 例1.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BE和CD相交于点O, AB=AC,∠B=∠C. 求证:△ABE≌△ACD. 证明:在△ABE和△ACD中,∠A=∠A(公共角), ∵AB=AC(已知),∠B=∠C(已知), ∴△ABE≌△ACD(ASA). 典例精析 例2.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ADC=∠AEB,AD=AE. 求证:△ADC≌△AEB. 证明:在△ADC和△AEB中, ∴△ADC≌△AEB(ASA). 典例精析 变式:如图,CD⊥AB于点D,BE⊥AC于点E,AD=AE. 求证:AB=AC. 证明:∵CD⊥AB,BE⊥AC, ∴∠ADC=∠AEB=90°. 典例精析 在△ADC和△AEB中, ∴△ADC≌△AEB(ASA), ∴AB=AC. 例3.如图,∠1=∠2,∠3=∠4. 求证:AC=AB. 证明:∵∠3=∠4(已知), ∴∠ADB=∠ADC(等角的补角相等), 在△ABD和△ACD中,∠1=∠2(已知),AD=AD(公共边),∠ADB=∠ADC(已证), ∴△ABD≌△ACD(ASA), ∴AC=AB(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典例精析 当堂检测 1.已知AB=A'B',∠A=∠A',∠B=∠B',判断△ABC 与△A'B'C'全等的根据是(  ) A.SAS B.SSA C.ASA D.AAS C 当堂检测 A.AC=DF B.AB=DE C.BF=CF D.BF=CE 2.如图,∠B=∠E,∠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