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网) 2.3 第一课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第2章 特殊三角形 学习目标 1.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体验研究几何 图形性质的基本过程. 2.能够利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计算和证明,发展 推理能力. 问题提出: 我们已经知道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且边之间的等量关系 有两腰相等,那么它的内角之间是否存在等量关系呢?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操作分析:如图,任意作等腰三角形,使, 测量 这 这 探究新知 推理验证1: 证明:如图,在中,,作的平分线A. 在和中, 所以). 所以C. 因为 A C B D 推理验证2: 证明:作底边BC上的中线AD, 在△ABD和△ACD中, ∴△ABD≌△ACD(SSS). ∴∠B∠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你能根据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进行证明吗? 证明如下: 如图,因为直线AD是△ABC的对称轴, 所以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知点B是点C关于直线AD的对称点, 所以AB=AC,∠B=∠C, 即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探究新知 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这个定理也可以说成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A C B 解:在三角形ABC中, ∵AB=AC(已知), ∴∠B=∠C(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同理,∠A=∠B. ∵∠A+∠B+∠C=180°, ∴∠A=∠B=∠C=180°=60°. 等边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是多少?你能推理出来吗?. 探究新知 推论也可以和定理、定义、性质、基本事实一样作为推理、 论证的依据. 由“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可以得到以下推论: 等边三角形的各个内角都等于60°. 探究新知 例1.求证: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BD,CE分别是∠ABC, ∠ACB的平分线. 求证:BD=CE. 例题讲解 A D E B C 证明:∵AB=AC(已知), ∴∠ABC=∠ACB(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由BD,CE分别是∠ABC,∠ACB的平分线, ∴∠ECB=ACB,∠DBC=∠ABC(角平分线的定义). ∴故有∠ECB=∠DBC. ∵BC=CB(公共边), ∴△BCE≌△CBD(ASA). ∴BD=C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A D E B C 例题讲解 例2.(1)如图,在△ABC中,AB=AC, 外角∠ACD=100°,则∠B=_____.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70°, 则其顶角是_____. (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70°, 那么它的底角度数_____. A B C D 100° 80° 40° 70°或55° 例题讲解 (4)如果等腰三角形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两倍, 那么它的底角是_____. 小结:当等腰三角形中遇“角”的计算问题,需对各种可能的 情况分类讨论. 72或45° 例题讲解 A B C D 100° 性质 几何语言 图示 等腰三角形性质 定理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也可以说成:在同一个 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探究新知 结论归纳: 性质 几何语言 图示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等边三角形 的各个内角 都等于60° 探究新知 推论: 1.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50°,则这个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 度数为( ) C 课堂巩固 解析: . 故这个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 .. A. 40° B. 50° C. 80° D. 100° 2.如图,在△ABC中,AB=AC,∠A=50°, 求∠B,∠C的度数. 解:∵AB=AC, ∴∠B=∠C(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A+∠B+∠C=180°,∠A=50°, ∴∠B=∠C==65°. 底角 顶角 底角 顶角 课堂巩固 A B C 解:∵BF=AF,BF=BC, ∴∠1=∠A,∠2=∠C(等边对等角). ∵AB=AC,∴∠ABC=∠C(等边对等角). 设∠A=α则∠1=α, ∴∠2=∠1+∠A=2α,∠C=∠ABC=2α, ∠3=2α-α=α. ∵∠3+∠2+∠C=180°,∴α+2α+2α=180°. ∴∠A=α=36°. A B C F 3.已知△ABC中,AB=AC,且BC=BF=AF,求∠A的度数. 1 3 2 课堂巩固 课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