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把握适度原则 思考:喝水也不是越多越好,对有些人来说喝水太多会造成水中毒。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把握适度原则 知识框架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 不作简单肯定与否定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 适度的含义 9.2 把握适度原则 掌握适度的原则 1 2 课程标准 考情预测 1.联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懂得事物的发展过程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2.理解质量互变规律; 3.把握适度原则。 从命题内容上看,质量互变规律、适度的含义、如何把握适度原则是考查的重点; 从考査形式上看,选择题和主观题都会考查; 命题常从生活逻辑的情境出发,重点考查质量互变规律与适度原则。 高考考情分析 年份省份 试题类型 考查考点 2024北京 选择题 渐进性和飞跃性的关系 2024山东 选择题 掌握适度原则 2023重庆 选择题 渐进性和飞跃性的关系 要求:浏览课本P84—84,找出下列问题并作出标识 一、适度的含义 1.什么是度? 2.什么是关节点? 3.什么是适度? 二、坚持适度原则 1.为什么要遵循适度原则? 2.什么是适度原则? 3.如何遵循适度原则? 学习导航 《论语·先进》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孔子所说的“过犹不及”,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请举例说明理由。 孔子与子贡的对话说明违背“适度”的两种情况: 一是“不及”。二是“过”,都不利于我们正确的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 提示: 过犹不及强调的是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坚持适度原则,事情做过了头,就和没有做一样,都是不可取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想问题做事情要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的错误。 如:在学习中,勤奋刻苦学习是好事,但过度勤奋而伤及身体,就适得其反了。 探究与分享P82 1 Part 适度的含义 1.度的含义与重要性 (1)含义: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 (2)重要性:在度的范围内,质与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事物质与量的统一体现在“度”中;当量的变化达到或超出定量限度时,事物就开始发生质的转化。 (一)全面理解“度”和“关节点” 一、适度的含义 相关链接P83: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在0-100℃这个幅度内,水保持液态不变。如果超出0-100 ℃这个温度范围,突破度的两个关节点或临界点(0 ℃或100 ℃ ),水就变成冰或水蒸气了。 (一)全面理解“度”和“关节点” 一、适度的含义 2.关节点(或临界点) (1)含义:事物量变达到的极限,是引起质变的节点。 (2)度与关节点的关系: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关节点或临界点;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 0℃ 100℃ 液 态 汽 态 固 态 水 关节点 (临界点) 度 关节点 (临界点) (2024江西宜春期末)《论语·为政》中孔子对自己的人生总结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根据孔子的概括,“知天命”的度的关节点应是( ) A.15岁、30岁 B.30岁、40岁 C.40岁、50岁 D.50岁、60岁 D 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关节点,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关节点是事物量变达到的极限,是引起质变的节点。“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说明“知天命”的度的范围是50~60岁,其关节点是50岁、60岁,D正确。A、B、C不合题意。 典例分析 (二)适度 一、适度的含义 1.内涵:就是适当的程度。 2.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