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4625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默写清单(含答案)

日期:2025-09-2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1次 大小:5829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2026,纲要,答案,清单,默写,中外
  • cover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单元默写测试 1.夏、商、西周是奴隶制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时期。秦汉是大一统国家的形成时期,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模式。 2.新石器时代是指以磨制制作石器的时代,当时人们已经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存众多,且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3.距今约7000—5000年,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植物。大致同一时期,长江下游出现的河姆渡文化的居民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4.仰韶文化的姜寨聚落位于今陕西境内。从社会组织形式的角度看,姜寨聚落处在母系氏族公社的阶段。 5.下列各项内容属于良渚文化的是①②③⑤。 ①已经使用磨制石器 ②处在父系氏族公社晚期 ③私有制已经产生 ④其中的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 ⑤出土了精美的玉器 6.下列各项内容属于龙山文化的是①③④。 ①代表器物是蛋壳陶 ②位于辽河上游 ③处于“万邦”时代 ④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7.禹建立了中国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8.何尊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其铭文中出现“宅兹中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9.商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能够得到考古资料确切证实的王朝,这主要得益于甲骨文的发现。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内服指王畿,外服指方国和部族。 10.“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是指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两者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利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和矛盾,形成了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 11.商和西周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是集体劳作。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是青铜铸造。夏朝的历法是《夏小正》,世界上延续至今的最长的纪日方法是干支纪日法。 12.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动的主要特征: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后,诸侯纷争不断。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主要特征:各民族进一步交融,戎夷蛮狄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华夏族发展壮大。 13.春秋战国时期,铁质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著名水利工程有都江堰、郑国渠和芍陂。货币流通广泛,战国时期秦国流通的主要货币是(圆形方孔)半两钱。 14.战国时期变法运动成为潮流的必然性 ①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推动上层建筑变革。 ②各国为了实现富国强兵,实行改革。 15.商鞅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6年,它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16.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②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③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④“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⑤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⑥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17.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后期鲁国人。他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仁”、“为政以德”、恢复礼乐制度等主张。他提出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18.老子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其思想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19.连线题 孔子-为政以德 荀子-隆礼重法 邹衍-相生相胜 墨子-兼爱、非攻、尚贤 韩非-以法为工具 20.百家争鸣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21.秦统一的客观条件是:①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②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③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