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5495

2025-2026学年人教九全物理第十三章综合检测卷03(原卷版+解答版+ppt版)

日期:2025-09-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38329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2026,+ppt,解答,原卷版,学年,检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九上物理第13章综合检测卷03 范围:第13章 (满分 :70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洛阳水席始于唐代,是河南洛阳一带独有的特色传统饮食文化,已有一千 多年历史。如图,当一道道汤端上餐桌时,汤的香、酸味扑鼻而来,这说明 分子在不停地做__ __ ;在用勺子盛汤时,最后一滴汤汁总是悬而 未滴,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__。 2.北方楼房中的“暖气 ”用水作为介质,把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 供人们取暖,是利用了水的 __ 的性质;此种取暖的方法是通过 __ 的方式增加空气的内能,从而提高温度。 3.如图,有两只集气瓶A和B ,A瓶装有无色透明的空气,B瓶装有红棕色的 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为了研究扩散现象,应选 择 __(选填“ 甲 ”或“ 乙 ”)图所示的方案。抽掉玻璃板后,保持两瓶口 紧贴静置较长时间,两瓶中气体的颜色变得相同,这是 __现象。分别 在气温高的夏天和气温低的冬天做该实验,夏天能更快看到实验现象,说明 _ ___。 甲 乙 4.如图,向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会看到瓶内出现“ 白气 ”。打气时,瓶 内气体的内能 __(选填“增大 ”“减小 ”或“不变 ”) ;瓶塞跳起时, 瓶内气体的内能是通过__ __(选填“做功 ”或“热传递 ”)方法改变的。 第4题图 5.用一个电热器对某液体加热,如图是该液体的温度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假设电热器提供的热量全部被该 液体所吸收) 。液体体积为1 L ,密度为0 . 8 × 1 03 kg/m3 ,则该液体的质量为 _ __kg 。由图可知,在 5 min时间内,该液体的温度升高了 __ ℃ 。若该 液 体 在 5 mi n 时 间 内 吸 收 的 热量为4 . 2 × 1 0 4 J , 则该液体 的比 热容为 __ _ _ _J/(kg · ℃)。 6.分子势能的大小是由分子间的相对位置决定的,物体的体积变化时,分子 间距离将发生变化,因而分子势能随之改变。我们知道,物体的内能是物体 内部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那么,如果我们对晶体加热,当晶体还没熔 化时,晶体温度升高,不断吸收热量,其内能增大主要体现为分子 能 增大,请说明理由: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 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7.下列词语描述的现象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细雨霏霏 B.雪花飞舞 C.花香四溢 D.尘土飞扬 8.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 应用这一特点的是( ) A.培育水稻秧苗时往稻田里灌水 B.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C.炎热的夏天,往室内地面上洒水降温 D.冬天供暖时用水作循环液 9.下列对于与“热 ”相关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扫地时,灰尘满屋,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B.蒸馒头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馒头的内能 C.把冰放在手心,感到冷,是因为冰的内能为零 D.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10.如图甲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一根棉线;如图乙是浸过肥皂水并附 着肥皂液薄膜的铁丝圈;如图丙表示用手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如 图丁表示这一侧的肥皂液薄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另一侧。这一实验说明(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甲 乙 丙 丁 D.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1.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单位:J/(kg · ℃)]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水 4.2×103 铝 0.88×103 冰 2.1×103 干泥土 约0.84×103 砂石 0.92×103 铜 0.39×103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100 g水的比热容是50 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C.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