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5567

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日期:2025-09-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3004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
  • cover
2024-2025学年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检测卷 注意事项:1.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用时110分钟(含问卷调查时间)。 2.答题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学校、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和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并用2B铅笔填涂考生号信息。 3.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作答,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基础·语言运用 1. 识字写字 dǎo méi的鲁滨逊流落到荒岛后倍感jì mò,巨大的恐惧qīn xí着他的内心,幸好还有一条狗和两只猫陪伴他,这可以使他在凄凉中kuān wèi一下自己。 请根据语境和拼音把正确汉字用规范楷书依次写在方格中 2. “鱼”是象形字,其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如下图。我们可以从甲骨文的字形中看出古代鱼的形状,像这样模仿造字的方法叫“象形”。后来人们把“鱼”作为形声字的形符,这类形声字大多跟鱼有关。 (1)请你写出两个形符是“鱼”的形声字,并组词。 _____( ) _____( ) (2)请你写出两个与“鱼”有关的成语:_____ _____ 词句辨析 3. 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思援弓缴而射之———惊弓之鸟 B. 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不知何故 C. 孰为汝多知乎———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D. 通国之善弈者也———能言善辩 4.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反问) B.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夸张) C.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拟人) D. 水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比喻) 5. 阳光小学刘老师在批改一位学生的习作时,发现他语言太直白,缺乏文采和真情实感,于是写下一对联作为评语让他努力。上联是:“篇中字句无风月”,以下哪一项是最合适的下联?(  ) A. 下笔文章有才情 B. 文里真情淡如水 C. 笔下文辞少性情 D. 纸里无情散烟云 6. 下列句型转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就不参加体育运动。改为反问句:难道我们能因为学习任务重就不参加体育运动吗? B. 法官指着我问父亲:“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改为转述句:法官指着我问父亲,我是不是他最大的孩子。 C. 我虽然年轻,但可以是你的对手。改为双重否定句:我虽然年轻,但未必不是你的对手。 D. 小学六年,时光过得真快。改为夸张句:小学六年,时光太匆匆。 改为夸张句:小学六年,时光太匆匆。 7. 下列句子中,表达情感的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路上的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B. 我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C. 这个消息真是振奋人心,我想高歌一曲,表示满心的愉快。 D. 周围的一切都显得毫无生气,树木凋零,落叶飘零。 下面这则材料出现了一些错误,请按要求进行修改。 ①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曾被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②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并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画家的长处,不断改进自己作品的风格。③据说,齐白石一生中,曾五易画风。这令我不禁想到这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8. 第①句中有语病,请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9. 第②句中引用的名言不恰当,请你换一句恰当的名言名句。 “_____。” 10. 积累梳理 (1)读诗知节日:“_____,轻烟散入五侯家。”让人想起寒食节走马传烛的情景。读诗知精神:“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让我知道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读诗解人意:遇到老年人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们可以用苏轼《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来安慰他。 (2)六年的小学生活一晃而过,我即将升入中学了,我想用“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