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新教材第三单元练习卷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1米等于( )。 A.10厘米 B.100厘米 C.50厘米 2.如图,( )块这样的正方体积木排成一排有1米长。 A.10 B.100 C.1000 3.蜗牛爬了70厘米,蚂蚁爬了1米,蚂蚁比蜗牛多爬( )。 A.71厘米 B.69厘米 C.30厘米 4.长是( )。 A.5米 B.5厘米 C.4米 D.4厘米 5.芳芳从家步行到学校要用15分钟,她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多少?( ) A.200米 B.1千米 C.10千米 6.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类,大小和蜜蜂差不多,身长不过6( ),飞行速度却很快,每小时飞行的路程在50( )左右。 A.厘米;分米 B.分米;千米 C.厘米;千米 7.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A.一张课桌的高度大约是7厘米 B.钟表上指针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C.成人手掌面的面积大约是10平方厘米 D.三年级学生跑100米大约用10分钟 二、填空题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集动画片播放20( )。 (2)小红诵读一首古诗大约用5( )。 (3)直尺的厚度大约是2( )。 (4)一根筷子长2( )。 9.纸条长 厘米;铅笔长 厘米。 10.测量平行四边形相邻两边的长,填在图中的括号内。 11.估一估,填一填。 ① 厘米;② 米。 三、判断题 12.1米等于1000厘米。( ) 13.有两根绳子,一根长36厘米,另一根长64厘米,这两根绳子一共长1米。( ) 14.动动身高140米。( ) 15.1米长的铁丝比100厘米长的绳子短。( ) 16.一根筷子长20厘米。( ) 四、解答题 17.下图中的线段长( )厘米,请你画一条比它长2厘米的线段,并把它平均分成2段。 18.先量一量,再画一条比铅笔长度还短4厘米长的线段。 长约( )厘米。 19.量一量,填一填。 20.看图列式计算。先测量(取整厘米数),再计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 《(基础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新教材第三单元练习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B C D B C B 1.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米=100厘米。 【详解】由分析可得: 1米等于100厘米。 故答案为:B 2.B 【分析】根据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可知,1米=100厘米。题中小正方体的边长是1厘米,也就是求100里面有多少个一,由此解答。 【详解】1米=100厘米;根据数的组成可知,100个一是100。则100块这样的正方体积木排成一排有1米长。 故答案为:B 3.C 【分析】用蚂蚁爬的距离减去蜗牛爬的距离,求出差,即可解决此题。 计算时,要先换算单位(1米=100厘米)。 【详解】1米=100厘米 100-70=30(厘米) 即,蜗牛爬了70厘米,蚂蚁爬了1米,蚂蚁比蜗牛多爬30厘米。 故答案为:C 4.D 【分析】根据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把米尺(或直尺)的0刻度线与物体的一端重合,物体的另一端所对应的米尺(或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该物体的长度。物体的一端与米尺(或直尺)的0刻度线不重合时,用另一端的刻度值减去初始值即可。通过观察图形可知,铅笔一端与米尺(或直尺)上刻度1厘米重合,另一端对应的刻度是5厘米,所以它的长度是5厘米-1厘米=4厘米,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5厘米-1厘米=4厘米 图中铅笔长是4厘米。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及应用,结合图示分析解答即可。 5.B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计量比较长的路程,比如两地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千米”是比“米”更大的单位,1千米=1000米,结合所学知识以及生活实际,走200米大约3分钟,5个3分钟就是15分钟,据此可以得出走15分钟大约走了多少米。 【详解】由分析可知: 走200米大约3分钟,5个3分钟就是15分钟,说明走15分钟走了5个200米,也就是5×200=1000(米) 1000米=1千米 故她家到学校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